我曾經(jīng)在博客中記錄了不少關(guān)于貝貝成長經(jīng)歷的故事,其中有一篇被成功推薦的,關(guān)于玩具的認識的文章。
其中部分是這樣記錄的:
……
到了特定的時刻,你會發(fā)現(xiàn)玩具的作用就在不經(jīng)意間顯現(xiàn)出來了。
貝貝一個月時我買的搖鈴和撥浪鼓,盡管老人認為孩子完全不懂。但是他能聆聽搖鈴和撥浪鼓的聲音,長大點他可以自己去觸摸和感受搖鈴的形狀顏色,再大些就會模仿,不經(jīng)意間哪天就能穩(wěn)穩(wěn)抓握自己玩了。
貝貝七個月時我買了一些認知書和布書,剛開始他喜歡去咬或者當(dāng)玩具玩,要么把書撕掉。盡管老人覺得孩子太小,不懂得看書,但是后來慢慢地貝貝不知不覺會認識很多動物、水果,還有日常用品了。
貝貝還不到一歲的時候,為了鍛煉他的動手能力,我買了一些積木。剛買回來的時候,他只會拿著這些積木到處亂扔。我們還是會拿積木拼出各種形狀給他認識,后來某一天不經(jīng)意地他自己拿起來就會拼了。
孩子的玩具不一定得是花錢買的,什么東西都可以成為他的玩具。比如貝貝很喜歡玩紙箱,翻過來倒過去可以坐在地上玩半天。還有那些帶蓋子的東西,他特別喜歡打開又蓋上,經(jīng)常把自己喝水的奶瓶拆得七零八落,搗來搗去玩得不亦樂乎。
家里的紙巾也成了他的玩具,貝貝經(jīng)常把紙撕得滿地都是,看著滿地的碎紙?zhí)貏e滿足。
他一直對有孔或者有洞的東西很感興趣,喜歡拿數(shù)據(jù)線去插手機或是播放器的孔,甚至蘋果、香蕉、黃瓜、大蔥、土豆、西紅柿也都是他的玩具,而且家里的玩具都被我們?nèi)∩狭诵∶?/p>
玩具幫助孩子探索世界、促進心智發(fā)展
現(xiàn)在回頭看自己寫的文字,我發(fā)現(xiàn)貝貝的種種表現(xiàn),原來都是敏感期的特點。很慶幸這些玩具神奇地幫助孩子渡過了各種敏感期。
譬如手的敏感期,孩子喜歡抓東西,用手探索認識世界。搖鈴和撥浪鼓都可以鍛煉孩子的抓握能力。包括孩子撕書、喜歡戳洞洞孔孔和拆奶瓶的表現(xiàn),都是孩子在用手感知世界的過程。
口腔的敏感期,孩子喜歡把玩具塞到嘴里是,是用口感覺事物、認識事物的過程。
空間的敏感期,扔玩具也是一種表現(xiàn)。回想起來,貝貝一歲多的時候,曾經(jīng)有段時間喜歡把米和綠豆撒得滿地都是,每次我們歸攏,就會撒的更遠,原來這也是空間探索的一種表現(xiàn)。
色彩的敏感期,玩具是最好的啟蒙。我發(fā)現(xiàn)貝貝玩過專注力訓(xùn)練找不同的游戲之后,喜歡在生活中尋找不同的顏色。他會主動找出一堆積木,表達什么是相同的顏色,什么是不同的顏色。
繪畫的敏感期,涂鴉工具必不可少。貝貝的涂鴉工具很多,畫板、涂鴉墻、涂色本、蠟筆、彩筆,斷斷續(xù)續(xù)買了不少。蠟筆和畫板是貝貝比較喜歡的,但去年買的涂鴉墻掛了大半年,孩子很少用。
這兩個月以來,涂鴉墻吸引了孩子的興趣。貝貝自己主動要求畫畫,在涂鴉墻上創(chuàng)作了很多讓我們驚訝的“作品”,原來買的繪畫玩具全都派上了用場。
由此看來,當(dāng)時孩子不感興趣的玩具,到了一定的發(fā)展階段,玩具的作用就會立竿見影。
玩具不一定是能夠拿來玩的,也可以是拿來咬、拿來扔的。
玩具不一定是花錢買的,身邊的萬物都可以成為孩子的玩具,哪怕是地上的一片樹葉。
玩具可以幫助孩子探索和認知這個世界,幫助孩子順利地渡過不同階段的敏感期,從而促進孩子心智的發(fā)展。
玩具有利于專注力的培養(yǎng)
我們會發(fā)現(xiàn)孩子在玩的時候是特別專注的,在孩子專注地探索的時候,我們需要做的是不去打擾和干涉。
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每一位父母都會想法設(shè)法地滿足孩子的需要,事實上父母的真實感受是:雖然孩子的玩具堆積如山,但是孩子似乎興致不高,玩一兩下就束之高閣了。但如果是別人家的玩具,孩子就覺得特別好奇。
事實上,玩具并不是越多越好,符合孩子心智的發(fā)展才是最好的。
正因為我們給了孩子太多的選擇,所以他不知道應(yīng)該玩什么。而且一下子給孩子太多玩具,不利于專注力的培養(yǎng)。
玩具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行為習(xí)慣
以前貝貝的玩具都是收納在大柜子里,孩子興致高的時候把玩具一股腦兒全部翻出來,弄得滿地都是,或者有些玩具很長一段時間根本沒有被問津過。
曾經(jīng)我也懷疑是不是買了一些無用的玩具。后來我漸漸意識到,根本原因第一玩具沒有分類整理,孩子不方便拿取。第二玩具都裝在一起,并不容易看到,所以被遺忘了,給人錯誤的感覺:很多玩具都是擺設(shè)。
關(guān)于這個問題,我們的解決辦法是找到一款既可以分門別類多格放置玩具,又方便拿取的玩具收納架,將孩子所有的玩具分類收納,譬如搖鈴類,積木類,繪畫類,交通工具類。
我們給孩子設(shè)定了清晰的界限:從哪里拿走的玩具,就放回什么地方。孩子一般把整個收納盒子拿走,玩完了直接裝回盒子里,再擺回架子上。
漸漸地我發(fā)現(xiàn),那些曾被遺忘的玩具,被孩子拿走的機會比以前多多了,而且孩子不會感覺選擇困難了。最重要的是,這極其有助于培養(yǎng)孩子愛收拾、講條理的生活習(xí)慣。
所以,除了符合孩子的心智發(fā)展,玩具的分類和收納不容忽視。
玩具是陪伴童年的美好回憶
現(xiàn)在依然清晰記得小時候,玩具帶給我們的快樂。女孩子癡迷的雞毛毽子、翻花繩和跳房子,男孩子癡迷的洋火槍、彈弓、陀螺,還有手工紙船、東南西北等,這些曾為我們的童年帶來了無比珍貴的回憶。
愛玩是每個孩子的天性,玩具為孩子們帶來的不僅是物質(zhì)的陪伴,更是精神的滋養(yǎng)。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