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知秀網(wǎng)小編為大家?guī)砬宄矞缜宄粝碌能婈牶稳ズ螐?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民國元年的2月12日,隆裕皇太后以太后名義頒布了《退位詔書》,宣布溥儀退位。其中寫道:“今全國人民心理多傾向共和”,“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榮,拂兆民之好惡",“特率皇帝將統(tǒng)治權公諸全國,定為立憲共和國體,近慰海內厭亂望治之心,遠協(xié)古圣天下為公之義”。
朝代的更替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而也正是因為朝代的不斷更替,人類才會不斷的向前發(fā)展。而清朝從順治帝遷都北京,再到溥儀宣布退位,歷時276年,是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封建王朝。
我們對清朝有著特殊的情感,因為它是我國幾千年封建社會的最后一個繁盛朝代,同時也是給現(xiàn)代中國帶來了無數(shù)傷痛的腐敗朝代,有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復雜感情。
不管是哪朝哪代,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都會養(yǎng)一定數(shù)量的軍隊作為保障。而清朝末年也是擁有全世界軍隊數(shù)量最多的國家。那么在清朝覆滅后,殘余的100萬清軍去哪了?其中一支1987年才被發(fā)現(xiàn)!
清軍前期的主要軍事力量,分為八旗軍和綠營兩種
清軍最早的雛形,是模仿努爾哈赤建立的滿洲八旗制度,前期的主要軍事力量,是八旗軍以及綠營兩種。
作為清朝的王牌軍隊,八旗軍是一支訓練有素、紀律優(yōu)良、戰(zhàn)斗力強悍的軍隊,而綠營兵是清軍入關后,收編的明朝降軍與各省改編的隊伍。
由于八旗軍長期由政府供養(yǎng),到了道光咸豐皇帝期間,因長期不交兵,因此戰(zhàn)士們練習懈怠,終日游手好閑,并流連于青樓買醉,而不習武事,從而逐漸喪失了戰(zhàn)斗力。
這造成了清朝武力的退步,到了道光年間時,八旗兵就基本上是擺設了。直到清朝滅亡以后,更是被遣散回老家種田了,有的還加入了各地軍閥。
曾國藩所創(chuàng)湘軍退出歷史舞臺,北洋水師由李鴻章一手建立
而湘軍則是清朝后期的主力軍隊,在太平天國運動中,曾國藩通過創(chuàng)辦團練建立湘軍,并成功地剿滅了太平天國,保住了清朝的江山。
再后來,因怕功高震主,因此曾國藩主動的裁撤了大量的湘軍。而剩下的一部分在后來跟隨左宗棠參與了平定新疆叛亂。隨著清朝的滅亡,湘軍所剩無幾,后來也就徹底地退出了歷史舞臺。
到了清朝末年 清政府為了抵御外敵建立了北洋水師。
北洋水師是李鴻章所一手建立起來的,北洋水師原本是在湘軍的分支淮軍的基礎上建立的,因此也算是近代比較特殊的隊伍。
在北洋水師的創(chuàng)立初期,因為李鴻章特別重視海軍,所以投入巨大,當時的北洋海軍還號稱”亞洲最強海軍”,可惜在后期由于滿清政府的腐敗、慈禧削減北洋水師的經(jīng)費去用于修建頤和園,使得北洋水師時舉步維艱,而這也就直接導致了甲午海戰(zhàn)中,北洋水師全軍覆沒。
現(xiàn)代陸軍北洋新軍被袁世凱掌控,各省駐軍四分五裂
在甲午戰(zhàn)爭失敗后,清政府對北洋海軍徹底死心,并開始了對陸軍的新式訓練。
之后,現(xiàn)代陸軍北洋新軍被袁世凱拿在手里,并成為了他推翻清朝的利器。而幾十萬各省駐軍,則是被各地軍閥分割控制。
面對如此局面,不知道當年清朝的建立者看到的話,會作何感想呢?要知道,曾經(jīng)的清朝軍隊被稱作一句虎狼之師也不為過。在明末清初時,皇太極帶領著近30萬滿蒙漢大軍拿下了山海關,徹底入主中原。
那時候的八旗軍可謂是驍勇善戰(zhàn),被稱作是馬背上長大的巴圖魯。而且當時整個清軍最自吹自擂的,就是他們軍民合一的八旗制度,可以說有近100萬全民皆兵的軍隊,要論打仗喝酒的話,當時的八旗軍還沒怕過誰。
一支軍隊遭人遺忘,1987年才被發(fā)現(xiàn)
而除了上述的軍隊之后,還有有一支軍隊被人遺忘,在清朝滅亡后一直以清軍自居,并且一直堅持到了1987年才被發(fā)現(xiàn)。
這件事情要說到鴉片戰(zhàn)爭后,英軍在強占了九龍與新界,但是當時簽訂條約時,有個叫九龍寨的地方,雖是處在英軍的控制區(qū)域內,但是在割讓條約中表明,九龍寨依舊是中國的領土,因此中國有權派兵鎮(zhèn)守。
當時在清政府滅亡后,在九龍寨的清軍不想回國,于是他們留在了九龍寨。說到底還是清朝的國土,所以還是有清軍駐守在當?shù)?,這些清軍便以九龍為據(jù)點,因為在法律上不歸英國管,而中國政府又管不到,因此在這個三不管的地界,他們就像是土皇帝一般的存在。
一直到1984年,中英兩國簽署了《中英聯(lián)合聲明》,決定清除九龍寨,遷徙居民,這支軍隊才最終消失在歷史的舞臺上。
小結
一個朝代的覆滅,其軍隊自然會土崩瓦解,這是數(shù)少年來不變的道理,對于這些亡國的兵士來說,他們基本上都是在軍隊中待了大半生的,因此他們除此之外也沒用什么本領,歷來的降兵除了被殺的,不是歸入新的部隊就是解甲歸田,而清政府比較特殊,因此這部分在九龍寨沒人關顧的清軍,也只能停留在原地占據(jù)一方,憑這一小股部隊想要自保是難如登天的,最后得到妥善人道的處理,也算是最好的結果了吧。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