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魏忠賢和明朝的事情,接下來跟著知秀網小編一起欣賞。
讀歷史的人,可能最迷惑的是讀了許多史書,仍然無法清楚找到某個問題的答案,忍不住發(fā)問:“歷史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其實這個問題沒必要糾結,讀書的過程本就是一種樂趣。在大量閱讀史書典籍資料的基礎上,加上科學的推理、嚴密的分析,得到那個無限接近真相的答案,已經是難能不易了。
遺憾甚至是尤為可憎的是,許多人為了支撐自己的某些觀點,毫無根據(jù)的臆測乃至假造歷史,以假亂真,而隨著如今網絡媒體的飛速傳播,久而久之,這些假故事也就成了真的。
魏忠賢便是被無數(shù)假故事洗白的歷史人物之一。如今打開各自媒體什么忠賢不死,大明不滅;什么赤誠為國、理財有方等等狂吹魏忠賢的文章數(shù)不勝數(shù)。讓人又好氣又好笑,這些觀點都不知道從哪里來的。那么多歷史資料放在那里,連花五分鐘查閱一下都不愿意,卻對這種沒名堂的觀點深信不疑。
比如崇禎死前感嘆諸臣誤我,這時太監(jiān)曹化淳說:“若忠賢尚在,必不致如此!”這個故事許多人看后都深以為然。然而史書上清清楚楚記載崇禎死的時候身邊只有一個王承恩,曹化淳是從哪里蹦出來的?況且曹化淳早已被免職遣送回天津老家,怎么可能出現(xiàn)在北京城破之時呢?再者曹化淳跟魏忠賢是死敵,這兩人都是大太監(jiān)王安的義子,魏忠賢是在義父王安、拜把子哥哥魏朝推薦下才平步青云的,但這兩位后來都被魏忠賢弄死,曹化淳因此跟魏忠賢結了死仇。魏忠賢死后主持清算他的人正是曹化淳,又豈能為他說好話?那不是打自己臉么?
至于魏忠賢安邊有功,可拉倒吧,查下時間,魏忠賢掌權時正是明軍慘敗連連,努爾哈赤不斷做大的時候,安的哪門子邊?
最重要的,魏忠賢僅僅掌權三年,三年啊同志們,一眨眼就過去了。三年里他光顧著整人了,正是魏忠賢的亂政才導致中樞無力,內憂外患紛起,這樣一個賣掉親生骨肉,殘害拜把子哥哥、義父、朝廷大員打殺無數(shù),連妃子、貴人都整死四個的死太監(jiān),愣是給他安了個再造大明、力挽狂瀾的好名聲。估計魏忠賢自己在棺材里聽到也會捂臉羞羞。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