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便秘按摩哪個部位最有效果
1.魚際穴:位于手掌心,大拇指第一掌骨中點,掌心與掌背交界處。
2.支溝穴:手腕背面橫紋上方3寸(約4指併攏寬度),位于手前臂兩骨間凹陷處。
3.曲池穴:手肘彎曲,手肘外側(cè)肘橫紋末端處。
4.氣海穴:腹部中線,肚臍下方1.5寸(約食、中2指併攏寬度)處。
5.天樞穴:位于肚臍左右各2寸(約2拇指寬)處。
上述穴位可用拇指順時針畫圈按壓,力道適中、按摩后有微熱感即可;每天按摩數(shù)次,每次約5~10分鐘,也可搭配適度溫熱敷(以不燙傷為度),有助促進腸胃蠕動、改善便秘問題。
2.便秘吃什么水果好
(1) 蘋果:蘋果的果皮富含纖維質(zhì),可幫助消化與排便。
(2) 鳳梨:鳳梨中含有鳳梨酵素,可有效分解食物蛋白質(zhì),促使腸胃蠕動。
(3) 橘子:橘子纖維較細,也較容易消化。
(4) 奇異果:奇異果中的奇異果酵素可幫助蛋白質(zhì)的消化與吸收。
(5) 火龍果:含有維生A、C、B1、B2及胡蘿蔔素等營養(yǎng)成分,也富含纖維質(zhì),可幫助排便。
3.便秘的種類
① 腸內(nèi)病變
大腸里長了腫瘤或大顆的息肉,部分產(chǎn)生病變的腸子,內(nèi)腔會變得狹窄,使得大便不容易通過,特別是在降結(jié)腸(位于腹腔左部)或乙狀結(jié)腸(靠近骨盆時轉(zhuǎn)向內(nèi)側(cè))、直腸等處,越靠近肛門的地方長了東西,越容易形成便秘。
② 遲緩性便秘
這是指腸子的運作變得遲鈍、無法順利運送排便的情況,大腸蠕動就像是蛇腹一樣,會將大便一點一點往前推送出去,這個動作非常重要,如果腸子機能遲緩的話,就無法順利排便,這類型的便秘,常見于糖尿病的患者和高齡長者身上,前者是因為糖尿病會引發(fā)末稍神經(jīng)處的障礙,大腸蠕動因此變得遲緩。
③ 痙攣性便秘
與遲緩性便秘相反,痙攣性便秘是指腸子的步調(diào)太快,引起痙攣的現(xiàn)象,因為腸子沒有正常蠕動,糞便于是停留在原地,沒辦法好好移動。
④ 習慣性便秘
這是最普遍的便秘類型,尤以年輕女性居多,原本腸子運作很正常,排便時也能一路平順的抵達直腸,卻因為「沒時間所以稍微忍一下」或「討厭在外面上廁所,先憋住好了」等原因,便意被抑制住,最后導致便意難產(chǎn),難得直腸傳遞「大便來了!」的訊號,卻總是被忽略的話,就會讓直腸逐漸怠忽職守,甚至不再發(fā)出訊號,若這樣周而復始,長期這樣下去就會難以感受到便意,而形成嚴重的便秘體質(zhì)了。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