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三伏天是從公歷2017年7月12日開始,為期40天。三伏天是從夏至日后的第三個庚日開始,叫做初伏(10天);夏至日的第四個庚日叫做中伏(10天,也有20天),立秋后的第一個庚日則是末伏(10天),隨后季節(jié)變化開始進入秋季。
咱們先來看看2017年三伏的時間:
7月12日—7月21日(10天):頭伏
7月22日—8月10日(20天):二伏
8月11日—8月20日(10天):末伏
三伏天簡單來說就是一年當中最熱的一段日子。三伏天一般出現(xiàn)在小暑和大暑之間,是一年之中氣溫最高而且悶熱潮濕的日子。“伏”表示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在地下,“三伏”是頭伏、中伏、末伏的總稱。進入三伏天,炎熱一步步地遞進,當中伏到來,就意味著酷暑真正地無處不在了。中伏也叫做二伏,指的是夏至過后的第四個庚日,也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
中伏為什么最熱?入伏(7月17日)之后,地表濕度變大,每天地面吸收的熱量較多,散發(fā)出來的熱量較少,地表層的熱量累積,所以一天比一天熱。進入中伏,地面積累的熱量達到最高值,天氣就最熱。加之夏季雨水較多,空氣濕度大,水的熱容量比干空氣要大得多,這也是三伏天悶熱的重要原因。在中伏時期(7月27日~8月15日),副熱帶高壓加強,在副高的控制下,高壓內(nèi)部的下沉氣流,使天氣晴朗少云,有利于陽光照射,地面輻射增溫,天氣就更熱。氣溫高到離譜的季節(jié),不僅氣溫高,而且會多雨兼潮濕的天氣,這種種跡象都會指向一個矛頭,那就是濕氣容易侵蝕人體,體內(nèi)有濕氣,需要治療,在此之前更應該預防和養(yǎng)生。
三伏天切記“七不做。
1、不對著空調(diào)口吹
三伏天很熱,有人剛從外邊回來或者運動回來大汗淋漓,在這時對著空調(diào)使勁吹,濕氣機會借此機會順著張開的毛孔進入了體內(nèi),還有就是整天待在空調(diào)房里的人,夏季就應出汗,體濕才會被排除出來,汗液排不出來久而久之濕氣就會淤積體內(nèi)出不來,這樣會危及到我們的身體健康。
2、不濕發(fā)睡
在夏季,很多人剛洗完澡洗完頭濕漉漉的就坐在空調(diào)屋里,甚至頭發(fā)不吹干就睡覺,這樣會很容易導致濕氣入侵身體。所以,夏天最好把頭發(fā)吹干再入睡。還有最好不要10點之后洗頭,晚上洗頭因為頭皮的毛孔張開,吹風不能吹的完全干透的關系,人會容易受涼,容易頭痛。長期如此會氣滯血淤,頭昏等癥狀。
3、不吃冷飲、雪糕
三伏天氣炎熱,很多人都會選擇喝點冷飲,或者吃條雪糕降降溫,其實這是不好的。如果實在怕熱,可以喝常溫的白開水。如果你能堅持一個三伏天不碰冰飲、雪糕,即使不“冬病夏治”,體內(nèi)的頑固寒氣也能自己好大半。尤其是一到冬天就特別怕冷、手腳冰涼的。
平時也要注意飲食,盡量少吃涼性、油膩的食物,多以溫補、清淡的食物為主,減輕身體的消化負擔,幫助身體調(diào)養(yǎng)體內(nèi)的器官運作。
4 .解暑西瓜不適宜多吃
預防中暑,是大家首先想到的問題。夏季瓜果眾多,特別是西瓜,確能解暑,但不可多食。因其性寒,日常可配些紅糖姜茶以平衡其寒性。西洋參是夏天最好的補氣藥之一,是參中唯一一個不上火、不傷陰。特別是汗出過多,人覺得很疲憊、心慌的時候,適合用西洋參泡茶飲,對苦夏者很有利。
5 .不要熬夜傷身
現(xiàn)代的人們比較喜歡很晚才睡,這習慣非常不好,從中醫(yī)角度來說,睡眠不足就是脾虛的癥狀,表明體內(nèi)濕氣過重。每晚最好在11點前入睡,每天睡夠7個小時。早睡早起特別是在三伏天一定要堅持午睡,午覺控制在一個小時之內(nèi),對身體健康很有利,過了1個小時的午覺,就會影響晚上的睡眠了。
6.不久坐不動
人體久坐不動會使人供血不足,加重乏力和肌肉酸痛。夏天不可以完全不動,應該要稍微多活動一下。
【三伏應該做的事】
一 、熱水洗澡
因為夏季天氣特別炎熱,因此有很多人錯誤地認為洗冷水澡可以快速的降溫,其實不然。因為夏天氣溫接近人體的溫度,人體散熱方式以汗蒸發(fā)為主,所以用熱來除熱才是比較好的養(yǎng)生方法。
用溫熱的水沖洗才是夏季養(yǎng)生的訣竅,熱水洗澡雖會多出汗,但能使毛細血管擴張,反而更有利于機體排熱。而夏天該出汗時出汗,這才是符合自然規(guī)律和人體節(jié)律的方式。此外,夏季也要用熱水洗腳,雖然當時感覺有點熱,但事后反而會帶來涼意和舒適。
二 、空調(diào)溫度適中
三伏天開空調(diào)26℃最合適??照{(diào)致病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室內(nèi)外溫差過大。專家建議,26℃左右的室內(nèi)溫度是比較合適的。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