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總是根據(jù)一個妃子的位分去判斷她受不受寵,實際上這并不準(zhǔn)確,后宮中位分高的未必就得帝王喜歡,很可能是因為她們背后的家族勢力,帝王才象征性的給予她們一份體面,還有些位分低的妃子雖無權(quán)無勢,卻在帝王的心目中有著不為人知的較高位置,比如下面知秀網(wǎng)要講的敬敏皇貴妃便屬于這種情況。
敬敏皇貴妃叫章佳氏,出身包衣籍,相當(dāng)于家奴背景,后來她到了年齡便入紫禁城當(dāng)了一名小宮女,本來她只要熬個幾年,到了年齡便可出宮自行婚嫁的,誰知她卻遇上了康熙,康熙為她楚楚可憐的容貌所迷,馬上就寵幸了她,很快章佳氏就懷上了孩子,生下了十三阿哥胤祥。
古代比較看重延綿香火這種事,所以宮中只要是為帝王誕下了子嗣的女人,多多少少都會得到晉封和嘉獎,可是章佳氏卻完全沒有享受到這種待遇,于是有人就說,康熙一定是厭惡章佳氏,所以才不給她名分的??墒窃谏仑废楹螅滴踹€是經(jīng)常召見章佳氏,她后來還誕下了兩個小公主,這就很奇怪了,如果康熙真心寵愛章佳氏,怎么會連個封號都吝嗇給她呢?如果不愛,干嘛又要對她如此上心呢?
不過章佳氏位分低微也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其他妃子即使見到康熙屢次召她侍寢,對她也沒有那么大敵意,在這種被人輕視的環(huán)境下,章佳氏的三個孩子都成功存活了下來,要知道皇室有不計其數(shù)的公主和皇子都是因母親太過招搖,得其他妃嬪嫉妒才被害死的,章佳氏這樣也算是以退為進了。
章佳氏就這樣一直默默無聞,直至終老,她的兒子胤祥在九子奪嫡的過程中給予了胤禛許多的支持,胤禛上位后,對其他兄弟都用上了拘禁的狠辣手段,對自己的親弟弟十四阿哥同樣冷漠得很,可是他卻對胤祥十分友好,甚至還讓他幫助自己一同處理政事。
多虧了胤祥的明智選擇,康熙將其母章佳氏追封為了敏妃。雍正元年她又得再次追封,連跳兩級一躍為皇貴妃。在這里值得一提的是,她死后下葬在了景陵,也就是康熙的陵墓,要知道在她之前,歷朝歷代唯有皇后才擁有與帝王同陵的權(quán)力,也就是說章佳氏創(chuàng)造了首個皇貴妃與帝王同陵的先例。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