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0年代,被婚姻和失敗的歐陸爭霸計劃搞得焦頭爛額的亨利八世將目光投向了他認為較為容易對付的愛爾蘭島。
1542年,亨利八世下令愛爾蘭直接由英格蘭國王管轄,并要求島上的所有教會財產(chǎn)國有化。有分析認為,由于愛爾蘭人和后來移居到愛爾蘭的大多數(shù)諾爾曼人繼續(xù)保持了天主教徒身份。亨利八世怕西班牙等敵對的天主教勢力會在愛爾蘭挑唆反英格蘭的叛亂。也是他入侵愛爾蘭的一大原因。
相較于中古時代的封建君主,身為英國歷史上最為乾綱獨斷的亨利八世擁有遠為高明的統(tǒng)治法術(shù),他一方面打壓蓋爾人,拉攏諾曼貴族,將少部分沒收教會的土地分給他們,瓦解反對勢力,另一方面又決定分割當?shù)刭F族權(quán)利,滲透效忠自己和英格蘭國教會的貴族移民愛爾蘭,達到滲透目的。
同時,亨利海宣布自己為“愛爾蘭這塊永遠聯(lián)合于、從屬于、附屬于英國王國至尊王權(quán)的土地的國王?!焙嗬耸涝噲D自己成為所有土地的所有者,要求各城邦主上交他們的土地,然后授予他們“國王至高無上的恩寵”。
此外,亨利八世更將愛爾蘭由公國升格為王國,并兼任愛爾蘭國王,由此以來,使得愛爾蘭與英格蘭變成了類似卡斯蒂亞和阿拉貢的共主邦聯(lián),在他死去之后,這一頭銜便一直由英格蘭國王以及后來的聯(lián)合王國國王繼承,直到愛爾蘭正式和英格蘭在19世紀初合并。
與先前兩次統(tǒng)治存在根本性不同,亨利八世所攜帶的貴族具有鮮明的英格蘭色彩,它們來自相對愛爾蘭發(fā)達許多的英格蘭本土,自認為英格蘭人且對愛爾蘭文化充滿鄙夷(部分是宗教原因)。
它們構(gòu)成的議院依附于國王,它們的殖民基礎(chǔ)依賴于國家的強力支持,所有這一切都讓它們沒有意愿,也沒有動力去理睬蓋爾人的文化了,由此使得之前的本土化前例無法延續(xù),由此開啟了愛爾蘭本土語言文化邊緣化、下里巴人化的過程,其影響持續(xù)至今日。
北愛爾蘭語言圖,16世紀后,英格蘭人持續(xù)移民愛爾蘭,讓此地由蓋爾語大本營逐漸變?yōu)榱颂K格蘭語的基地之一,兩族長期的對立在20世紀引爆了諸多暴力事件,成為困擾英國-愛爾蘭關(guān)系的核心問題
不僅如此,亨利八世的統(tǒng)治還真正讓愛爾蘭歸并到了英格蘭君主的直接統(tǒng)治之下,從此以后,“愛爾蘭問題”從一個可有可無的域外談資,變成了國王和議員們?nèi)粘U務(wù)摰膰液诵氖挛镏唬⒏裉m君主對愛爾蘭的關(guān)注度前所未有的提升。
亨利八世之后,無論是他早夭的愛德華王子還是長期在位的伊麗莎白女王,乃至弒君者克倫威爾,都貫徹持續(xù)了對愛爾蘭的高壓策略,并鼓勵,促進了蘇格蘭、英格蘭的新教徒向愛爾蘭進行移民和滲透,這種滲透在ulster地區(qū)來的尤其深入,使得此地從愛爾蘭本土文化的大本營,變?yōu)榱酥趁窈桶桓耵敾臉蝾^堡,如今困擾兩國的北愛爾蘭問題,也就從此時起買下了伏筆。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