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達戒指是愛爾蘭的傳統(tǒng)婚戒,是愛爾蘭文化遺產(chǎn)的一部分,象征著愛情、友誼和忠貞。
由來
克拉達戒指誕生于公元17世紀的愛爾蘭克拉達漁村,這個漁村就坐落在高威城的老城墻外。戒指的傳說已在愛爾蘭延續(xù)了400多年。
傳說的版本眾多。
其中之一是關于一位名叫羅伯特·喬伊斯的男子,他遠離家鄉(xiāng)到西印度工作并打算在回到家鄉(xiāng)之后和他的愛人結婚。但是不幸的是他的船被困,他被賣到摩爾斯的一個金匠做奴隸。他跟隨他的新主人到了阿爾及爾,并學習了鍛造金飾的技藝。
威廉二世繼承王位之后,他命令所有的摩爾人釋放英國犯人。金匠很欣賞羅伯特,允諾把自己的女兒和一半的家產(chǎn)給他,只要他留下來。但是羅伯特拒絕了。他回到了家鄉(xiāng),把自己曾經(jīng)學藝時打造的戒指送給了他的愛人。后來他們結婚了。
另一個傳說是關于一個喜歡上普通女子的王子。為了向這個女孩子的父親證明自己的堅貞,證明自己并不是在利用這個女孩子,這個王子打造了克拉達戒指向這名女孩子求婚。當女孩的父親聽說了戒指的含義之后同意把女兒嫁給王子并送上了自己的祝福。
還有一個傳說是關于瑪格麗特·喬伊斯,另一名來自喬伊斯家族的人。據(jù)說她嫁給了一名西班牙商人并跟隨他去了西班牙,不幸的是后來這名商人死了,留給瑪格麗特一大筆的遺產(chǎn)。瑪格麗特帶著這筆錢回到愛爾蘭,并嫁給了當時的高威市長。出于慈善,瑪格麗特用她繼承的遺產(chǎn)資助了康諾特省的橋的建設。有一天,一只鷹銜來了一只克拉達戒指,并把它放在瑪格麗特的膝蓋上作為回報。
佩戴
有關戴戒指的方式也有很多浪漫的說法。
傳統(tǒng)說法是,如果戒指戴在右手且心朝外(心的尖端朝向指尖),則證明戴戒指的人是單身,在尋找愛人;如果戴在右手但是心朝內(nèi)(心的尖端指著自己身體的方向),則說明戴戒指的人已經(jīng)有了愛人或者心有所屬。如果克拉達戒指戴在左手無名指上且心朝外一般說明戴戒指的人已經(jīng)訂婚了;如果是戴在左手無名指上心朝內(nèi)則是已婚。
還有一個說法是,如果戴在你右手上的克拉達戒指環(huán)斷了,那么和你在一起的那個人就是你命中注定的真愛。
內(nèi)涵
克拉達戒指的整體式樣是兩只手捧著一顆心,心上戴著王冠,意思是With my hands I give you my heart, and crown it with my love 我向你雙手奉上我的心,并冠以我的愛 ,還有一個意思是Let love and friendship reign forever 讓愛情和友誼永遠主宰 。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