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古代姑娘,接下來跟著知秀網(wǎng)小編一起欣賞。
古代講究出身高低,門第觀念,所以相應(yīng)的對女子也有不同的稱呼。于是除了皇家女子以外,便有了“大家閨秀”和“小家碧玉”的稱呼。
“大家閨秀”一詞最早見于《世說新語.閑媛》: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風(fēng)氣,顧家婦清心玉映,自是閨房之秀。
古人眼里,真正的大家閨秀指的是儒學(xué)傳家的文化士族。但是隨著朝代變更,真正夠得上這個身份的已經(jīng)不復(fù)存在了,漸漸演變?yōu)閷κ兰彝逯胁琶搽p全,品行端正的女子稱為“大家閨秀”,此類女子富而不嬌,貴而不矜。
“小家碧玉”出自《情人碧玉歌》: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貴德。感郎千金意,慚無傾城色。小家碧玉,指出身寒門,但是卻也也衣食無憂,所謂秀兒不媚,寒而不俗。
大家閨秀和小家碧玉,自古就是兩種各方面都迥異不同的女子,所謂千秋無絕色,悅目是佳人。傾國傾城貌,驚為天下人。
出身門第
大家閨秀,必然出自名門望族,這樣的家族所擁有的社會資源不是一般家族能夠相比的。名門望族不光擁有家財萬貫,而且只有這樣的家族背景才能熏陶出與之相匹配的大家閨秀。
小家碧玉,只是出身小門小戶,沒有什么社會資源,倒也不為生計擔(dān)憂。
文化教育
大家閨秀,更注重家風(fēng)禮教,從小就受到比較嚴(yán)格的約束,講究大門不出,二門不邁,而且舉止要端莊,笑不露齒等等。她們接受的文化教育也是最優(yōu)等的,從小家中藏書萬卷,耳濡目染,加上強(qiáng)大的師資力量,所以大家閨秀的文化教育可謂是師出名門。
小家碧玉,從小也有私塾先生授課,但是書目有限,多是大眾讀本,所以知識面受限制,沒有那么寬廣。
氣質(zhì)不同
大家閨秀從小受到家族的熏染,顯得高貴優(yōu)雅,加上出入場合都是所謂的上層社會,見過的世面多,自然雍容華貴,端正賢淑有大家風(fēng)范。
小家碧玉,猶如幼時的鄰家妹妹,楚楚動人,所謂俏麗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
大家閨秀從小養(yǎng)成的沉穩(wěn)氣質(zhì),喜怒不形于色,難以捉摸。而小家碧玉性格沉靜,一顰一笑盡顯嬌羞之態(tài)。
從以上各方面就可以看出,名門望族的規(guī)矩眾多,養(yǎng)成了大家閨秀出入舉止大方得體,知書達(dá)理。而出身小家庭的小家碧玉就沒有那么多的約束,生活自然純真。
在講究門當(dāng)戶對的封建社會,大家閨秀往往會嫁給王公貴族,成為賢妻良母,相夫教子。小家碧玉的歸宿就沒有那么的講究,不管是平民百姓還是商賈名流,父母只求她們一世平安無憂。
至于哪個更可愛,要看各人的審美觀和評判標(biāo)準(zhǔn)。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