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是位明君,但也是位冷酷無情的皇帝,他通過玄武門之變,殺死兄弟,奪取了皇位。但在唐朝歷史上,有一位皇帝比李世民還要殘忍,此人不僅殺害了自己的兄長,還通過謀殺的手段,害死了自己的父皇。不過這位皇帝在歷史上知名度并不高,那么此人到底是誰呢?感興趣的讀者和知秀網(wǎng)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這位謀殺父皇的皇帝就是唐穆宗李恒!唐穆宗李恒是唐朝第12位皇帝,他的父親是唐憲宗,母親是懿安皇后郭氏,他的外公就是“醉打金枝”的主角郭曖。李恒在兄弟中排行第三,而且是嫡子,但唐憲宗卻不想讓他做太子。唐憲宗即位后,只是冊封郭氏為貴妃,沒有封皇后。
史書上解釋說,“帝后庭多私愛,以后門族華盛,慮正位之后,不容嬖幸”。這種解釋非常牽強,因為即使冊封郭氏為貴妃,她也是后宮中地位最高的。唐憲宗故意不冊封郭氏,這與當時郭家在朝中的勢力太大有關(guān)。所以唐憲宗最初立紀美人所生的長子李寧為太子,但是李寧英年早逝,所以儲位再度空虛。
立誰為新太子呢?當時朝中形成兩種意見,一種認為按照次序立次子李惲,另一種認為該立第三子李恒。李惲的生母出身低微,而李恒算是嫡子,而且是郭子儀的外曾孫,自然得到大部分朝臣的支持。最終唐憲宗立李恒為太子,但是這場爭論為日后的宮廷慘劇埋下伏筆。
李恒雖然成為太子,但他的地位并不穩(wěn)固,主要有兩方面的表現(xiàn)。其一,李恒的母親依然沒有被封為皇后。元和八年,“群臣累表請立德妃郭氏為皇后”,但唐憲宗“托以歲時禁忌,竟不許”;其二,支持李恒的官員被貶,支持李惲的官員晉升,這種情況發(fā)生在唐憲宗死前的一年多的時間。
元和十二年、元和十三年,曾經(jīng)擔任太子侍讀的李逢吉、王涯被免去宰相的職務(wù)。而在元和十四年,與宦官吐突承璀關(guān)系密切的令狐楚等人擔任宰相,而吐突承璀是李惲的堅定支持者。當時的情況對李恒非常不利,朝中宰相、掌握部分禁軍的都是李惲一黨,于是在這種情況下,李恒及其黨羽反戈一擊。
元和十五年正月,唐憲宗暴死于宮中。與此同時,李惲、宦官吐突承璀等人被誅殺,宰相令狐楚、皇甫镈等人被免去職務(wù),甚至被直接貶到海南島。唐穆宗李恒即位后,毫無作為,而且特別喜歡玩,“宴樂過多,畋游無度”,結(jié)果導(dǎo)致朝政敗壞,天下重新陷入動亂的局面。
唐穆宗的快樂生活沒有持續(xù)多長時間,長慶二年十二月,他在打馬球的時候出現(xiàn)意外,突然得了暴病。一個多月后,年僅30歲唐穆宗死于宮中。唐穆宗死后二十多年,他的異母弟李忱即位,也就是唐宣宗。唐宣宗公布了父皇死亡的真相,“憲宗皇帝晏駕之夕,上(唐宣宗)雖幼,頗記其事,追恨光陵(指唐穆宗)商臣之酷”。
“商臣之酷”是個歷史典故,指的是楚穆王(名商臣)殺死自己的父王楚成王,奪取王位。唐宣宗的意思很明白,三哥李恒就是殺死父皇的主謀,他為此下詔,“罷公卿朝光陵及忌日行香”,同時懿安皇后郭氏暴死。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