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知秀網(wǎng)小編為大家?guī)砻鞒哪晏柗謩e都有什么含義?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明朝是我國歷史上最后一個漢人王朝,從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登基稱帝,到1644年崇禎皇帝煤山自縊,統(tǒng)治時間長達276年。在這276年中,明朝共出現(xiàn)了十六位皇帝。在這十六位皇帝中又出現(xiàn)了十七個年號,這十七個年號又有著不同的寓意,今天我們聊一聊明朝十六位皇帝年號中的美好寓意。
一年號,謚(shi)號,廟號
說年號前,我們先說一說與年號密不可分的兩個歷史名詞—謚號和廟號。在封建王朝時期,提到皇帝的稱呼時,往往會將年號,謚號,廟號這三者相互聯(lián)系起來。例如廟號有明太祖,唐高祖,清世祖等。謚號有周幽王,孝惠帝,隋煬帝等。年號有洪武,順治,康熙等。
朱元璋劇照
那到底什么是年號,什么是謚號,什么是廟號。年號就是古代封建王朝用來紀(jì)年的一種名號,用來表示時間,年份,就相當(dāng)于我們今天的年,月,日。我們都知道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統(tǒng)一的朝代是秦超。而且是秦始皇首先創(chuàng)立的皇帝制度,但是年號不是這個時候出現(xiàn)的,在先秦到漢朝初年其實是沒有年號的。
年號是漢武帝即位后創(chuàng)造的,創(chuàng)立的第一年稱作建元,在此之后,歷朝歷代繼續(xù)沿用。年號一般不會輕易更改,除非遇到特大事件,例如天降祥瑞,二次登基,到了明清大多數(shù)就都是一人一個用到駕崩。年號的規(guī)矩就是如果這一年過了一半皇帝去世了,那么后繼君主,依然還要用這一年的年號,如明成祖朱棣駕崩于永樂二十二年七月,八月明仁宗朱高熾繼承皇位,一直等到過了面才改年號為洪熙元年。
明成祖朱棣劇照
謚號就不一樣了,謚號是死人專用,而且不是皇帝專有,一般地位較高的人,像王公大臣,這些人都可以。謚號就是人死后,對這個人一生好壞的總結(jié)概括。謚號不像年號那樣簡短,謚號的字?jǐn)?shù)不固定,一兩字,或是二十余字,情況較為復(fù)雜。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謚號,開天行道肇紀(jì)立極大圣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
不要小看這一行文字,他是對明太祖朱元璋一生的概括,全是好詞。同樣有好就有壞,如隋朝的第二位皇帝,隋煬帝楊廣,隋煬帝這個謚號,就是壞的,而且是后來唐高祖李淵為他追贈的。像文、武、明、睿、康、景、莊、宣、懿這些字都是形容好的,都是褒謚,像惠帝這一類的就是形容的一些平庸的皇帝。如漢惠帝、晉惠帝,這些皇帝一般都是沒什么能力。還有一些不正式的謚號,如質(zhì)帝、沖帝、少帝(后這些皇帝往往都是幼年即位而且都都是早早駕崩的。
唐太宗劇照
像周幽王,周厲王中的幽,厲、靈、煬都是惡謚,這些一般就是形容經(jīng)常辦壞事,末代皇帝,亡國之君這類人。還有一類形容朝代中后期君主的字如哀,思一類的,這一類詞還有一絲同情的意思。明朝的亡國之君,崇禎皇帝朱由檢就是被追謚為思宗。還有在政變中被推下皇位的被稱作廢帝,如漢廢帝劉賀。如果想深入了解可以去看一下西周的《逸周書·謚法解》,還有清沈炳震編纂的《廿一史四譜》、以及清朝,陸費墀編寫的《歷代帝王廟謚年諱譜》和清朝,劉長華編寫的《歷代名臣謚法匯考》。
這幾本書中詳細(xì)記載了謚號的取法,以及字詞的含義。廟號很好理解,就是皇帝死后,在太廟中奉祀時候,專門起的名號,如太祖,太宗,高宗,仁宗。廟號不是唯一的,可以有多個,這都與后代的追尊和改謚多個原因有關(guān)。如明嘉靖皇帝就曾推尊自己的生父為“興獻帝”,并追謚為:知天守道洪德淵仁寬穆純圣恭儉敬文獻皇帝。
嘉靖皇帝劇照
二明朝十六帝的年號寓意
歷史知識點補足后,我們再來說明朝十六位皇帝年號中的美好寓意。明朝十六位皇帝中除了明英宗朱祁鎮(zhèn)用了兩個年號,其余的皇帝都只有一個。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幼年貧困,喪父喪母,之后參加起義軍后,橫掃群雄,平定中原,占領(lǐng)江南,最終逐步走上了權(quán)力的巔峰,建立了明朝。朱元璋的年號用的是洪武,在位三十一年。洪這個字是第一次用于年號搶,意思是盛大,武就是武功,洪武就是洪大的武功,意在彰顯武事之威。朱元璋死后廟號太祖,謚號開天行道肇紀(jì)立極大圣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
明太祖朱元璋死后,因為太子朱標(biāo)死得早,就把皇位傳給了孫子朱允炆。年號建文,建文這個年號是與朱元璋洪武的年號是相互對應(yīng)的。建文即建立文治,朱元璋是馬上得天下,靠的是武力解決問題。而朱允炆則是要靠文來治理國家,所以就取了建文這年號。不過明成祖朱棣登基后就廢除了建文這個年號,不過萬歷間又恢復(fù)建文這個年號。建文帝朱允炆死后廟號為神宗,追謚為孝愍皇帝,壬午以后謚不行。到了南明時,因與顯皇帝廟號重復(fù),又改廟號為惠宗,謚號為嗣天章道誠懿淵功觀文揚武克仁篤孝讓皇帝,后世稱其為明惠宗,清朝乾隆年間,又上謚號為恭閔惠皇帝,簡稱惠帝。
明太祖朱元璋劇照
靖難之役后,朱元璋的四子燕王朱棣登基,海年號為永樂,永樂一詞的寓意是希望國家永遠(yuǎn)太平,黎民百姓永享安樂。先前起的是永清,后來改得永樂。朱棣一共在位二十二年,六十四歲駕崩,廟號太宗,謚號為體天弘道高明廣運圣武神功純?nèi)手列⑽幕实邸C鞒勺媸呛髞砻魇雷诶^位后追加的,明世宗繼位后發(fā)動了大議禮事件,有追謚,朱棣為啟天弘道高明肇運圣武神功純?nèi)手列⑽幕实?,廟號成祖。
明成祖朱棣死后兒子朱高熾繼位,次年改年號為洪熙元年。朱高熾僅在位一年就駕崩了,他的年號洪熙寓意著國家日益強大。在位期間實行了很多惠民政策,為之后的仁宣之治打下了基礎(chǔ)。朱高熾終年47歲,死后廟號為仁宗,謚號敬天體道純誠至德弘文欽武章圣達孝昭皇帝。明仁宗朱高熾死后由嫡長子朱瞻基繼位,改年號為宣德。宣德這個年號,寓意著德才兼?zhèn)?,以德為先?/p>
明仁宗朱高熾劇照
但是宣德這個詞并不是第一次出現(xiàn),如梁武帝起兵時,用是齊宣德太后的命令,隋時期還有宣德郎四十人,五代十國時期的錢氏,曾稱湖州為宣德軍,宋正朝為宣德門,宋元豐官制中還有宣德郎,洪武年間還有宣德侯,金朝興元有宣德府。所以說朱瞻基這個宣德很常見,朱瞻基也是個短命的皇帝僅僅做了十年的皇帝就去世了,終年三十八歲,死后廟號為宣宗,謚號憲天崇道英明神圣欽文昭武寬仁純孝章皇帝。
剛剛經(jīng)歷了仁宣之治,明朝又迎來了一次大的挑戰(zhàn),那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土木堡之變,皇帝被俘,五十萬大軍全軍覆沒,簡直就是丟人丟到了家。明英宗朱祁鎮(zhèn)是明宣宗朱瞻基的長子,在位十四年,兩次登基。第一個年號是正統(tǒng),意思就是大明王朝系符合華夏禮儀,貫徹春秋大義,是一統(tǒng)中國的華夏王朝,并且朱氏皇族代代相承,永為中華統(tǒng)緒。
明宣宗朱瞻基劇照
雖然皇帝做得不怎么樣,年號起的寓意還是挺好的,明英宗還有一個年號是在奪門之變后,再次登基后改的天順,天順的意思是奉天順意。朱祁鎮(zhèn)死后廟號英宗,謚號法天立道仁明誠敬昭文憲武至德廣孝睿皇帝。明英宗朱祁鎮(zhèn)做到一半,被俘虜后,明朝還出現(xiàn)了一位皇帝朱祁鈺。年號景泰,在位八年,景泰寓意國泰民安,明英宗朱祁鎮(zhèn)復(fù)位后,廢除帝位,降為郕王。
不過朱祁鎮(zhèn)的好兒子朱見深又為叔叔朱祁鈺恢復(fù)了皇帝的名位,謚號恭仁康定景皇帝,史稱明景帝。南明的時候,又加謚為符天建道恭仁康定隆文布武顯德崇孝景皇帝,廟號代宗。朱祁鎮(zhèn)死后兒子朱見深繼位,改年號成化,一個年號就比較有學(xué)問了,成化即成果理化,出自《文子·道原》:天常之道,生物而不有,成化而不宰。朱見深死后,廟號為憲宗,謚號為繼天凝道誠明仁敬崇文肅武宏德圣孝純皇帝。
明代宗朱祁鈺劇照
明憲宗朱見深死后兒子朱佑樘繼位,改年號位弘治,“弘”者,有輝煌、光大之意,“治”者,指大治之世。明朝雖然有過仁宣之治,但是經(jīng)過明英宗這么一敗家,這個時候的明朝其實已經(jīng)不在想從前那么強盛了,再加上成化一朝的折騰,所以這個時候,明王朝需要一番大修整,也寓意著統(tǒng)治者的美好愿望。朱佑憆繼位后,改真創(chuàng)造了明朝歷史上又一次盛世,史稱“弘治中興”。朱佑樘在位十八年,死時,三十六歲,廟號孝宗,謚號“建天明道誠純中正圣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
明孝宗朱佑樘死后,兒子朱厚照繼位,改年號為正德。正德,寓意德堅意正。
出《尚書.大禹謨》:“禹曰:於!帝念哉!德惟善政,政在養(yǎng)民。水、火、金、木、土、谷惟修,正德、利用、厚生惟和”。
明武宗朱厚照劇照
孔穎達曾說:“正德者,自正其德,居上位者正己以治民。而且歷史上西夏皇帝,崇宗李乾順也曾經(jīng)用過正德這個年號。朱厚照在位十六年,駕崩于豹房,駕崩是年僅三十一歲,廟號武宗,謚號承天達道英肅睿哲昭德顯功弘文思孝毅皇帝。由于沒有留下子嗣,所以皇位不得不另尋他人。
結(jié)果選中了明憲宗朱見深的第四個兒子興獻王朱祐杬之子朱厚熜。朱厚熜繼位后改年號為嘉靖,在位四十五年。嘉靖的意思就是嘉嘉靖靖。
語出《書·無逸》:“周公曰:“嗚呼!我聞曰:昔在殷王中宗,嚴(yán)恭寅畏,天命自度,治民祗懼,不敢荒寧,肆中宗之享國七十有五年。 其在高宗,時舊勞于外,爰暨小人。作其即位,乃或亮陰,三年不言。其惟不言,言乃雍。不敢荒寧,嘉靖殷邦。至于小大,無時或怨。肆高宗之享國五十年有九年。
嘉靖皇帝
朱厚熜在選擇年號時,內(nèi)閣一共擬定了三個年號供他選擇,分別是紹治、明良、嘉靖。紹治的意思是希望朱厚熜能繼承弘治中興,清除正德朝的所有弊政。不過朱厚熜選擇了嘉靖,因為他不希望自己活在過繼的生活之中,嘉靖皇帝始終都認(rèn)為自己是繼統(tǒng)不是繼嗣。所以在嘉靖時期發(fā)生了大議禮儀事件。嘉靖皇帝死后,廟號為世宗,謚號欽天履道英毅神圣宣文廣武洪仁大孝肅皇帝。
嘉靖皇帝死后,兒子朱載垕繼位,年號隆慶,隆慶寓意著吉祥喜慶之意。隆慶這一次雖然在歷史上沒有作為年號出現(xiàn)過,但也出現(xiàn)過多次如英宗第七女號隆慶公主,還有四川劍州在宋代升為隆慶府。朱載垕死后,廟號穆宗,謚號契天隆道淵懿寬仁顯文光武純德弘孝莊皇帝。
朱載垕劇照
朱載垕死后,兒子朱翊鈞改年號位萬歷,寓意明朝與世長存,也有皇帝歷世長久、萬壽無疆之意。萬歷皇帝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萬歷的年號,也是沿用最長的一個年號,朱翊鈞死后,廟號神宗,謚號范天合道哲肅敦簡光文章武安仁止孝顯皇帝。萬歷皇帝死后兒子朱常洛繼位,改年號泰昌,在位一個月,泰昌,即國泰安昌的意思。
死后廟號光宗,謚號崇天契道英睿恭純憲文景武淵仁懿孝貞皇帝。朱常洛死后,兒子朱由校繼位,改年號天啟,即奉天啟示之意。朱由校在位七年,因落水生病后服用“仙藥”身亡,終年23歲。廟號熹宗,謚號達天闡道敦孝篤友章文襄武靖穆莊勤悊皇帝。
朱常洛劇照
由于朱由校死后沒有子嗣,所以就有他的弟弟朱由檢繼承了皇位。朱由檢繼位后,內(nèi)閣共擬訂了四個年號,分別是永昌、紹慶、咸嘉、崇禎。朱由檢說:“乾者為天,圣則安敢當(dāng)?”因棄乾圣。又不能以中興之主自居,遂舍興福。咸嘉之咸為“戈”,今欲止干戈,不可。
而崇禎又諧音為重振,寓意美好,所以就選擇了崇禎這個年號。不過崇禎皇帝朱由檢并沒有像他的年號中寓意的那么美好,在朱由檢兢兢業(yè)業(yè)的工作十七年后,明王朝滅亡了。朱由檢死后廟號懷宗,謚號欽天守道敏毅敦儉弘文襄武體仁致孝莊烈愍皇帝。南明時期,改謚號紹天繹道剛明恪儉揆文奮武敦仁懋孝烈皇帝,廟號為思宗,后又改為毅宗。
崇禎皇帝劇照
歷朝歷代的皇帝都希望自己有一個好的開始,而年號正是新朝的象征,雖然年號寓意都很美好,但現(xiàn)實中卻少有帝王能夠?qū)崿F(xiàn)。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