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知秀網(wǎng)小編就給大家?guī)礴姇⒃S儀的文章,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國時期,戰(zhàn)亂頻繁,時局動蕩,魏、蜀、吳三大政權表面上風平浪靜,但背地里又怎會少得了爾虞我詐。然而這一時期也造就了無數(shù)英雄好漢,比如蜀漢的五虎上將,東吳的太史慈,曹魏的張遼等人都是這一時期有勇有謀的人物。
他們都曾為自己的國家立下過不少功勞,也為此得到當朝者的器重。同樣,許褚作為曹操的部下,主要負責曹操的人身安全,據(jù)記載在官渡之戰(zhàn)時,許褚僅憑一人之力便救曹操于水火之中,如此勇猛之人,實屬難得。俗話說“有其父必有其子”,許褚如此膽識過人,他的兒子也應如他一般勇猛才是。
但事實并非如此,許褚死后,恰逢曹叡即位,曹叡念在許褚曾對曹魏有恩,便令許褚的兒子許儀繼承其父親的爵位,一來是感恩許褚,而來算是對許褚的一個交代。怎料許儀不爭氣,最后被鐘會下令處死,更重要的是,鐘會下令時,竟然沒有人出面為許儀求情,這是為何?
上文提到,許儀之所以能有個一官半爵全是因為自己的父親許褚,換言之,許儀的地位是空手得來的,也就是說他本人根本沒有一技之長。在三國那個充滿權謀與算計的時代,誰又會為一副空的“軀殼”求情,這豈不是自找麻煩。
其次,鐘會之所以會下令處死許儀,是因為許儀開路不當導致鐘會出師不利,而在古代,凡事都講究一個好兆頭,更何況是出兵打仗?;蛟S機緣巧合,許儀因無一技之長便被派去修路,恰巧鐘會帶兵出發(fā)時在這條路上吃了大虧,如此不雅之事,鐘會豈會原諒許儀。此情此景之下,更是無人敢出面為許儀求情。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