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jīng)》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前11世紀(jì)至前6世紀(jì))的詩歌,共311篇,其中6篇為笙詩,即只有標(biāo)題,沒有內(nèi)容,稱為笙詩六篇(《南陔》《白華》《華黍》《由庚》《崇丘》《由儀》),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約五百年間的社會面貌。那么下面知秀網(wǎng)小編就為大家?guī)怼对娊?jīng)》中的《陟岵》,一起來看看吧!
陟彼岵兮,瞻望父兮。
父曰:嗟!予子行役,夙夜無已。
上慎旃哉!猶來!無止!
陟彼屺兮,瞻望母兮。
母曰:嗟!予季行役,夙夜無寐。
上慎旃哉!猶來!無棄!
陟彼岡兮,瞻望兄兮。
兄曰:嗟!予弟行役,夙夜無偕。
上慎旃哉!猶來!無死!
注釋:
陟:音志,登。岵:音戶,有草木的山。
夙:早。
無已:沒有止息。
予子:歌者想象中,其父對他的稱呼
上:尚。旃:音沾,之
旃:語助詞,之焉的合聲。
猶來:還昌是回家來。
無止:不要留在外面。
屺:音起,無草木的山
季:小兒子。
夙夜必偕:早晚都一樣辛勞。
賞析:
《陟岵》描寫行設(shè)外鄉(xiāng)的征夫思念家中的親人,盼望回家的心情。詩人構(gòu)思別致,將自己的思念,描寫為家中父母弟兄對自己的思念,想象他們的念叨和說話,反賓為主,另見一番思緒。
本文由網(wǎng)絡(luò)整理 ? 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