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jīng)》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詩歌,共311篇,其中6篇為笙詩,即只有標題,沒有內(nèi)容,稱為笙詩六篇(《南陔》《白華》《華黍》《由庚》《崇丘》《由儀》),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約五百年間的社會面貌。那么下面知秀網(wǎng)小編就為大家?guī)怼对娊?jīng)》中的《園有桃》,一起來看看吧!
園有桃,其實之肴。
心之憂矣,我歌且謠。
不知我者,謂我士也驕。
彼人是哉,子曰何其?
心之憂矣,有誰知之!
有誰知之!蓋亦勿思!
園有棘,其實之食。
心之憂矣,聊以行國。
不知我者,謂我士也罔極。
彼人是哉,子曰何其?
心之憂矣,有誰知之!
有誰知之!蓋亦勿思!
注釋:
歌:有樂調(diào)配唱叫歌。
謠:沒有樂調(diào)配唱叫謠。
蓋:此“盍”,何不的意思。
棘:酸棗樹。
彼人:君子。是:對
子曰何其:你說你要做什么
行國:到處流浪
罔極:無極,妄想
賞析:
《園有桃》描寫不得志的士人的自我解嘲。他自得其樂,自竺其是,心中有憂,無人可訴,也無人知曉,似乎交不價意旁人的議論,我行我素。盡管這樣,仍然憂從中來,他只是拋開自慰,可見他內(nèi)心憂思之深,無法排解。
本文由網(wǎng)絡整理 ? 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