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歷十年六月二十日,明朝內閣首輔張居正因病逝世,享年五十八歲。明神宗朱翊鈞下令輟朝,賜祭九壇,追贈他為上柱國,謚號“文忠”。但令人沒想到的是,張居正去世后卻沒能安寧,明神宗下令抄其家,削其官,將他生前的功績一筆勾銷。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下面知秀網(wǎng)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榻B,接著往下看吧。
入仕左右逢源,三朝屢次升遷
張居正自幼有“神童”之稱,他12歲考中秀才,16歲成為舉人,23歲考中進士,此后便開始了長達35年的仕途生涯。
由于他勇敢任事,自詡豪杰,城府深沉,入仕之后左右逢源。
嘉靖一朝,導師徐介對他格外器重,先是引薦他進入裕王府,后又提拔他進入內閣;老同事高拱和他意氣相投,兩人曾相約一起入閣拜相;就連內閣首輔嚴嵩都對他青眼有加。
隆慶年間,內閣首輔換了三個,但是張居正在內閣的地位卻與日俱升,短短六載他從一個剛進內閣的新人搖身變成了二把手。
明穆宗朱載臨終之際,還將他與高拱、高儀任命為顧命大臣。
明穆宗駕崩后,年僅十歲的明神宗朱翊鈞繼承大統(tǒng)。張居正聯(lián)合司禮監(jiān)掌印太監(jiān)馮保扳倒顧命大臣之首的高拱,自己坐上了內閣的頭把交椅。這一年,張居正48歲。
榮登內閣首輔,病逝享盡哀榮
由于明神宗年幼,明朝的軍政大事都由張居正裁決。此后十年,張居正以天下為己任,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
政治上實行考成法;經(jīng)濟上清丈全國田畝、推廣一條鞭法;軍事上實行“外示羈、內修守備”;文化上改革學校……
在埋頭苦干十年之后,張居正病倒了,并于萬歷十年六月二十日離開了人世。張居正死后,以上改革措施很快被廢除,而他本人和張氏家族也迎來了一場滅頂之災。
不過在張居正剛死的時候,明神宗給予他很高的殊榮,為其輟朝,追封他為上柱國,謚文忠,并且讓四品京卿、錦衣堂上官、司禮太監(jiān)護送他的靈柩回湖北荊州安葬。
可是張居正尸骨未寒,明神宗就翻臉不認人了。首先,明神宗下旨讓張居正病危時提拔的潘晟辭官。不久之后,明神宗又將馮保降為奉御放逐南京,并且下旨抄其家。
馮保是張居正生前最大的同黨,他倒臺之后,那些言官紛紛將矛頭指向張居正。萬歷十二年,明神宗終于拿張居正開刀了。
神宗秋后算賬,死后不得安寧
明神宗批示:張居正誣蔑親藩,侵奪王墳府第,管制言官,蒙蔽我聰明。專權亂政,欺騙主上忘恩負義,謀劃國家不忠。本會斷棺戮尸,念效勞有年,姑且免去全部法追論。
于是明神宗下旨削去張居正的官職,奪回朝廷所賜的璽書、四代誥命。
張家人不是被流放就是餓死,其長子張敬修在獄中自縊而死。而張居正生前引薦的官員,或遭貶職或被免官。
但是在明神宗看來,這些懲罰已經(jīng)是他法外開恩了。如果按照張居正的罪名,還應該將他開棺戮尸。
如今,他不僅給張居正保留了最后的體面,還下旨給他八十歲的老母留下一所空宅和十頃田地。
直到明神宗駕崩,明熹宗朱由校即位,朝中才開始有人敢為張居正伸冤。
明熹宗下旨恢復張居正的官職,并且允許人們祭祀他。后來,崇禎帝朱由檢又恢復了張居正的蔭封和誥命。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