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7年唐國公李淵發(fā)動晉陽兵變,次年在長安稱帝建立唐朝。今天知秀網小編就給大家?guī)硐嚓P詳細介紹。
隋朝末年,天下混亂不堪。四處都是造反起義者,最后以李氏取代隋朝,建立大唐而終。說起起兵的李淵,手中只有三萬人馬。他的對手隋煬帝,手中握有百萬精兵。
隋末臣子溫大雅,早已看透隋政府昏庸無能,借著替父親發(fā)喪,他回到了太原。沒想到,此去太原的溫大雅,居然遇到了在此出兵的李淵。是繼續(xù)隱姓埋名,還是發(fā)揮自己的才干,溫大雅最后有了答案。
為李淵出謀劃策,為李世民修注史籍,溫大雅不僅順利一侍二主,死后更是被封為宰相。都說溫家一門三杰,溫大雅的兩個弟弟,也位列權臣。既精通文學,又位列權傾,溫家的三兄弟果真是“溫氏三雄”。
一、建立大唐
隋朝第三次出征高句麗,沒想到這次他們沒有硬防,反而投降了。隋煬帝開心地班師回朝,可是派出使者要求高句麗入朝拜見時,他們居然拒絕了。明眼人都能知道,高句麗把隋朝耍了。
隋煬帝還想起兵出征,可是朝廷上下已經支撐不起戰(zhàn)事開支,百姓們更是怨聲載道。李淵冷眼看著隋朝發(fā)生的一切,雖然楊廣和他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如今,李淵卻不想當奴才了。
對內,李淵牽制隋朝主力部隊;對外,他又與突厥交好。靠著里應外合的默契,李淵終于推翻了隋朝政府,建立了屬于自己的國家——唐。其實細細算來,李淵之所以能夠當皇帝,還與隋文帝有很大關系。
如果按輩分來看,李淵實際是隋文帝楊堅的外甥。因為,隋文帝娶的人,正是李淵的親小姨。李淵的姥爺名叫獨孤信,李淵的母親是獨孤信的四女兒,隋文帝娶的是獨孤信的七女兒。
背靠皇親國戚,李淵自小就可自由出入隋朝皇宮。正因為如此,他才能對隋朝內政了解得十分透徹。這為他日后滅隋建唐,可謂起到相當重要的作用。
二、李淵讓位
或許李淵千算萬算,沒有料到日后李世民居然弒兄篡位,發(fā)動了玄武門之變。事情發(fā)生不久,李淵便讓位于李世民。雖然事實如此,不過史料記載,李世民立下赫赫戰(zhàn)功,李淵決定讓位于子,自己安度晚年。
實際上,李淵長子李建成反而是立下赫赫戰(zhàn)功的那位。從前,李建成在太原興兵,不僅助李淵推翻隋朝,更是在建立大唐偉業(yè)時,立下了汗馬功勞。可是,李淵讓位于李世民時,李建成的一切全部被抹去了。
李世民即使敢抹去其兄的戰(zhàn)功,卻不敢動其父李淵的功績。為大唐偉業(yè)書寫功績的人名叫溫大雅,他曾經編撰了一部著作,叫做《大唐創(chuàng)業(yè)起居注》,里面詳細記錄李淵從起兵到稱帝的全部過程。
或許看過溫大雅寫的史書,與腦海中的李淵并不一樣。在溫大雅看來,李淵是一位十分驍勇的領袖,為人十分足智多謀。正是由于李淵從太原起兵,最終李家才締造了大唐神話。
三、史料背后的男人
《大唐創(chuàng)業(yè)起居注》十分中肯地記錄了李淵的所思所想,早在太原起義之前,李淵就早已有了建立新王朝的決心。對內,李淵詳細掌握著隋朝軍隊的動向;對外,李淵極力為自己造勢。
很多人認為,溫大雅只是藏身史料背后的一位史官。實際上,溫大雅出身名門,更是隋末唐初有名的思想家和史學家。溫家不僅有溫大雅一位名人,溫大雅的弟弟溫大臨和溫大有,三人并稱溫氏三雄。
溫大雅實際上是隋朝的官員,可是他看透了政府腐敗,又趕上父親去世,溫大雅辭官回鄉(xiāng),并與弟溫大有居住在太原。隋朝末年,政府飄搖不定,隋煬帝更是被困在江都,自身難保。
李淵正巧在太原出任巡撫大使,他與兩子更是廣泛結識人才。李淵聽聞溫大雅正巧居住在太原,他帶上厚禮,更是懇請溫大雅入仕為官。溫大雅不僅同意了李淵的請求,更為其建唐提供了很多時政方略。
日后,李淵順利起兵滅隋,建立了大唐盛世。溫大雅更是全身心參與到大唐禮儀修訂和繁忙的政務中。憑借過人的才干,溫大雅為李氏建立大唐立下汗馬功勞。
李唐代隋,溫大雅又忙于編纂史料,比如《大唐創(chuàng)業(yè)起居注》等史書,為后世了解大唐偉業(yè),提供了寶貴的史料。唐高祖統(tǒng)治后期,太子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間,漸漸有了爭奪帝位之勢力。
李世民掌管行臺尚書令,時任工部尚書的溫大雅,卷入了李家的政治之爭。后來,溫大雅臨危受命,負責鎮(zhèn)守洛陽。日后,李世民取得了勝利,溫大雅更是參與制定奪權行動。
溫大雅的政治與史學思想,都集中體現(xiàn)在其所著的《大唐創(chuàng)業(yè)起居注》中。雖說這部史籍主要記錄的是李淵起兵到登基稱帝的歷史,不過書中溫大雅也濃墨重彩,表達了對李淵的贊美之情。
作為兩朝元老,溫大雅的一生十分短暫,不過他孝順又謙遜的品格,格外受人敬佩。唐朝初期,溫大雅想改葬祖墓,他找來一位風水師,想要看看所選之地如何。風水師回復,“此地對弟吉順,對你不利”。
對自己不利,對弟弟們吉順,一切夠了。溫大雅舍己為弟,是難得一見的兄弟情誼。沒多久,溫大雅積勞成疾,于59歲病逝長安。溫大雅去世后不久,被追封尚書右仆射,官至宰相,也是對溫大雅的認可。
溫大雅,自彥弘,山西并州祁人。作為歷史上有名的名門望族,溫大雅繼承了先祖的才氣,成為隋末唐初有名的思想家和史學家。小時候,溫大雅的父親溫君悠,帶著溫大雅兄弟三人識字讀書。
正是由于幼時識字讀書啟蒙的好,兄弟三人均以文學聞名于世。當時以文學和家教著稱的有兩大家族,一是顏氏一族,另外則是溫氏一族。尤其是溫大雅和其兩位弟弟,被人并成為“溫氏三杰”。
溫大雅審時度勢,他看出隋政府有太多問題,趁著替父親守靈辭了官。后來,被李淵請出了山。
一眾賢臣輔佐下,李唐終于稱帝建唐,溫大雅不僅被封了高官,更參與編纂史料。溫大雅病逝之后,太宗念其忠孝,賜其謚號“孝”。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