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兆杜氏,是中國中古時代一個以京兆郡為郡望的杜姓士族,在南北朝時期成為關中郡姓的代表之一。京兆杜氏歷朝多為官,名人輩出,東漢時有杜篤;西晉有軍事家杜預。但是今天我們要說的主角并不是杜預,而是他的父親杜恕。
杜恕,字務伯,京兆杜陵人,出身京兆杜氏。西漢御史大夫杜延年之后,尚書仆射杜畿之子。太和年間(227—232年)太和年間(227—232年)杜恕任散騎黃門侍郎,他為人誠懇樸質,在朝中作官時也不結黨營私,一心辦公事,每有政事有得失,都據(jù)引綱紀來說理,因此而得到侍中辛毗器重。
不久,鎮(zhèn)北將軍呂昭擔任冀州刺史,杜恕便開始上書勸諫官員們應該專心執(zhí)政,不應該結黨營私,君主也應該親賢遠佞。后來在滿朝官員在議論制度的增減時,杜恕認為用人而不能讓他盡力發(fā)揮才能,那么即便有才的人也沒有多大用。這也可以看出來他為人坦率,不以權謀私。隨后杜恕出任了弘農郡太守,幾年后轉任趙王曹干的輔相,因病離職。痊愈后,杜恕出任河東郡太守,一年之后,改任淮北都督護軍,又因為身體的原因提出離職。不久之后,朝廷任命他為御史中丞,他在朝期間不愿與那些人同流合污與朝中的官員不和睦,也沒有為了共同利益互相扶持的黨朋,因此人際關系處的不是很好。所以又多次在外面任職。
杜恕上任幽州刺史之前,袁侃就提醒杜恕要小心跟程喜相處,但杜恕不以為然。他剛到官不滿一個月,就有鮮卑大人不經(jīng)關塞,直接領數(shù)十騎兵到州府,州里不知什么原因,殺死了一個鮮卑人而沒有上報情況。程喜知道后便一紙訴狀告了杜恕,之后杜恕被送交廷尉,被判處死刑,但因為父親杜畿為國家造船而死而得以免死。但他被貶為平民,遷居章武郡,那一年是嘉平元年(249年)。
嘉平四年(252年)死在遷移的住所。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