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壽王李瑁也算得上是個非常悲催的人物了,接下來知秀網(wǎng)小編給大家?guī)硐嚓P的文章
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愛情故事千古流傳,讓無數(shù)人為之落淚。關于這段愛情故事流傳的詩篇很多,最著名也是最為大家熟知的,就是白居易作的那首《長恨歌》,這首詩創(chuàng)造了一個婉轉(zhuǎn)凄惻的故事,形象地敘述了唐玄宗與楊貴妃之間的的愛情悲劇,感人肺腑。不光是詩文,戲曲作品同樣有一李楊二人為主人公的,最著名的是清代洪昇所作《長生殿》,包括現(xiàn)下人人皆知的《貴妃醉酒》,無一不是在贊揚這段動人的愛情故事。
世人都在為這段愛情悲劇而嘆惋,但是卻忽略了一個同樣身處其中卻十分悲劇的人物,他就是壽王李瑁。或許人人都會為李楊二人的愛情落淚,但是他卻不會,因為李楊二人愛情的結合是對他巨大的傷害。首先是作為父親的李隆基輕易地背棄了自己的母親武惠妃;其次,不只是父親而且是皇上的李隆基用不光彩的手段搶走了自己的愛妻;最后是自己的妻子,一夜之間離開自己,成了自己父親的寵妃。這樣的沉重三重打擊,怎么能讓年輕李瑁輕易接受李楊二人呢?
首先來說說這第一重打擊。李瑁的母親是李隆基的寵妃,武惠妃。武惠妃是武則天侄子武攸止的女兒,在她幼年時父親武攸止就病逝了,于是按慣例她被送入宮中撫養(yǎng)。到了先天元年(712年)唐玄宗即位時,武惠妃已然是一個美麗動人的少女了,再加上她性情乖巧,能很好地迎合唐玄宗,所以很快就博得了唐玄宗的歡心。
武惠妃的受寵程度從她為玄宗生育了四子三女就可以看出來,而且這些其子女都因為母親的緣故得到唐玄宗的偏愛。唐玄宗十分想將武惠妃封為皇后,但是沒有成功。因為武惠妃是武家人,當時距離推翻武家才過了不久,朝廷上下卻正處在一致反武的高潮下,武惠妃難免要被牽連,所以皇后之位是不可能的。開元十二年(724年),唐玄宗專門設立“惠妃”這一稱號,雖然是妃,但實際上卻和皇后沒什么區(qū)別。
武惠妃生前享受這樣的榮寵,死后也并沒有消失,玄宗非常傷心,追封她為皇后,謚貞順。李瑁的印象中,父母是這樣的恩愛。但是在同年,玄宗就看上了自己的妻子楊玉環(huán),并且設計奪走了她。楊玉環(huán)進宮后享受的是和武惠妃同樣的恩寵,也是貴同皇后。父親對母親的背叛那么明顯,似乎以前的深厚感情都已經(jīng)消逝,這讓李瑁怎么能不深受打擊?
父皇不但背棄了母親,而且還蒙騙自己,用并不光彩的手段搶走了自己的發(fā)妻。開元二十八年(740)十月,早就已經(jīng)看上楊玉環(huán)的唐玄宗開始了他的計劃,他以為母親竇太后祈福的名義,敕書楊玉環(huán)出家為女道士,道號“太真”。李瑁雖然不解而且不樂意,但是迫于“孝道”這個名頭,也沒有辦法阻止。就這樣,楊玉環(huán)離開了家,住到了道觀中。
五年后的天寶四年(745),唐玄宗覺得時機差不多了,人們都已經(jīng)逐漸淡忘壽王李瑁的妃子楊玉環(huán),于是立刻將韋昭訓的女兒冊立為壽王妃,李瑁只能接受。在這些計劃完成后,他將楊玉環(huán)從道觀中接進后宮,冊立為貴妃。李瑁就這樣,在自己父親的算計下?lián)Q了妻子卻無能為力,直到最后他才知道那些針對他的莫名其妙的舉動是為了什么,這讓他怎能不恨。
李瑁和楊玉環(huán)的相識是很浪漫的,開元二十二年(734)七月,他的姐姐 咸宜公主在洛陽舉行婚禮,楊玉環(huán)也應邀參加。在婚宴上,李瑁對楊玉環(huán)一見鐘情,于是馬上向自己的母親武惠妃提出取楊玉環(huán)的請求,武惠妃同意并向唐玄宗提了要求,唐玄宗在武惠妃的要求下當年就下詔冊立她為壽王妃?;楹螅瑑扇耸值亩鲪?。如果沒有后來的那些變數(shù),他們將會是人人羨慕的神仙眷侶,但是最終的結果卻是那樣荒唐,李瑁的怨恨必不會少。
至德元年(756),安史之亂爆發(fā)后,玄宗貴妃從長安逃向蜀地,李瑁也與之同行。在半途中,陳玄禮帶領的兵士凌遲處死了貴妃的哥哥,宰相楊國忠,之后又逼玄宗賜死楊貴妃,玄宗沒有辦法,只得處死貴妃。在貴妃死后玄宗又命李瑁撫慰兵士。李??粗鴹钣癍h(huán)被玄宗賜死,內(nèi)心不只是作何感想。
在這之后他再無任何波瀾,最終在大歷十年(775)去世,追贈太傅。
李瑁的一生結束,他本是出身尊貴,但是最終都化為了泡影。在面對父皇的強取豪奪,他無法做任何反抗。他自己在這件事中成為了巨大的笑話,成了千古流傳的動人愛情故事后可悲的背景板,實在是令人唏噓。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