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的三國時期,天下大亂,數(shù)不清的英雄好漢,各路諸侯,都站出來,盤踞一方。但是,這么多的諸侯中,不乏一些一開始實力就極其強大的人。但是有趣的是,真真正正在東漢末年群雄逐鹿的情況下,活下來的諸侯,只有曹操劉備和孫權這三家勢力。
其中,劉備的勢力最小,起兵的時候,只有他的兩個結拜兄弟跟著他,手上沒有一兵一馬。但是就是這樣,劉備依然成為了三國時期蜀國的開創(chuàng)者。這和諸葛亮的功勞是分不開的。但是,諸葛亮也很奇怪,自從劉備死后,諸葛亮就一直沒有再打過大勝仗,這是怎么一回事呢?諸葛亮的得意門生姜維曾經(jīng)和身邊的人透露過。
這第一個原因,就是諸葛亮用人不當,當初劉備曾經(jīng)評價馬謖只會夸夸其談,徒有其表。但是諸葛亮認為馬謖是一個可用之才,這就直接導致了街亭兵敗,兩萬蜀國的精銳士兵全軍覆沒。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計劃也就失敗了。
第二個原因是后主劉禪能力不行,諸葛亮在《出師表》中,曾經(jīng)多次提醒后主劉禪要親賢臣,遠小人。但是劉禪從來不聽。這導致諸葛亮在前線的時候,還要關心蜀國內部的政治情況。但是諸葛亮的精力是有限的,這就導致諸葛亮在一些事情的處理上,會出現(xiàn)偏差。
最后一個情況,是劉備當年因為關羽張飛死于東吳手中,發(fā)動蜀國全國的士兵報仇,但是最后兵敗。這就導致了蜀國的經(jīng)濟和人口受到了較大的破壞。沒有充足的兵源,和足夠的經(jīng)濟支撐,諸葛亮怎么能打贏戰(zhàn)爭?這就是諸葛亮在劉備死后,一直打敗仗的原因。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