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隆的身份不一般,他是明朝開國名將李文忠的兒子。由于戰(zhàn)亂,李文忠的父親李貞,帶著他去投奔朱元璋,之后李文忠就一直留在舅舅朱元璋的身邊。下面知秀網(wǎng)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xì)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李文忠可不是一個紈绔子弟,他在朱元璋建立大明過程中立下不少汗馬功勞,朱元璋十分倚重他。登基之后,朱元璋論功行賞,就封了李文忠為曹國公。
我們知道朱元璋在位期間,誅殺了很多功臣,幾乎很少有人活下來。雖然李文忠也曾一度被朱元璋譴責(zé),也有想殺的想法,但是在馬皇后的勸諫下,免了死罪,削去了官職,軟禁在家了。
但是在李文忠死后,朱元璋對于自己這個外甥,仍然是悲痛欲絕。追封李文忠為岐陽王,謚號武靖,這也是對他這個外甥的一種肯定。
李文忠死后,長子李景隆繼承了他的曹國公爵位。
然而這個李景隆和自己的父親差太遠(yuǎn)了,正所謂虎父無犬子,顯然,李景隆是個例外??刹还茉趺凑f,李景隆是朱元璋的親戚,自然會受到重用,他曾被授左軍都督同知、太子太傅。
太子太傅可是太子的師傅,主要是教武的。
因此,李景隆和太子一脈關(guān)系是不錯的。
建文帝登基后,李景隆成為建文帝心腹,深受信任。還有一點(diǎn)是因?yàn)橹煸霸谖黄陂g,誅殺了太多的開國功臣,與此同時,也導(dǎo)致很多二代失去了和李景隆一樣的繼承資格。
建文帝登基后沒多久,朱棣發(fā)動了靖難之役,走上了造反之路。建文帝不得不派兵去討伐,起初她選擇了耿炳文,不過結(jié)果不理想。
于是朱允炆便讓李景隆取代耿炳文出戰(zhàn)。結(jié)果這家伙也好不到哪里去,作為朝廷討燕大軍主帥,雖然多次與燕軍展開大戰(zhàn),但是前后喪師數(shù)十萬,讓形勢出現(xiàn)了逆轉(zhuǎn)。
據(jù)說,當(dāng)朱棣知道李景隆作為統(tǒng)帥后,非常高興。
眼看大事不妙,很多人建立誅殺李景隆,以謝天下,可是建文帝卻沒有同意。眼看,朱棣已經(jīng)馬上要打到南京了,建文帝又派遣李景隆去議和了。
但是被朱棣拒絕了,不久朱棣派兵到了南京,可是李景隆卻和谷王朱橞開門投降,迎燕軍入城,導(dǎo)致南京陷落。
朱棣登基后,李景隆反而升官了。當(dāng)時,朝廷每議大事,李景隆都位于班列之首。有點(diǎn)首功之臣的意思。
然而,好日子剛剛沒多久,他就倒霉了。第二年,周王揭發(fā)他,本來朱棣還沒當(dāng)回事,可沒想到隨后滿朝文武竟然很多人都開始彈劾他了,稱他圖謀不軌,所以朱棣便削去了啊的勛號,讓他賦閑在家。
這還沒完,隨后他又遭到了舉報,說他在家還不老實(shí),竟然在家接受家人跪拜,如君臣之禮,這可是大逆不道。
所以朱棣便剝奪了李景隆的爵位,將他一家軟禁于家中。李景隆眼看沒什么希望了,開始鬧起了絕食,不過始終沒有死,一直到永樂末年方才去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