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戰(zhàn),又稱彝陵之戰(zhàn)、猇亭之戰(zhàn)(猇亭[Xiāotíng],古地名,在今湖北宜都北),是三國時期蜀漢昭烈帝劉備對東吳發(fā)動的大規(guī)模戰(zhàn)役,是中國古代戰(zhàn)爭史上一次著名的積極防御的成功戰(zhàn)例,也是三國“三大戰(zhàn)役”的最后一場。下面知秀網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毜慕榻B,一起來看看吧!
同年七月,劉備親率蜀軍主力,進攻東吳。孫權求和不成,委任陸遜為大都督,率軍迎戰(zhàn)。后陸遜在夷陵一帶火燒蜀軍連營,蜀軍大敗,漢昭烈帝劉備也在不久之后病逝。受命掌管軍國大事的諸葛亮與東吳議和修好,共抗曹魏。夷陵之戰(zhàn)如此重要,關乎國運,劉備為什么不帶上諸葛亮呢?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毜慕榻B,一起來看看吧!
首先,當時是三分天下,三國鼎立,劉備要征討東吳,雖然他當時非常痛恨東吳,但他在征討東吳的時候,還是要考慮到曹魏的因素。
如果曹魏在劉備率大軍征討東吳之機,偷襲蜀國,那就得不償失了,所以劉備要做到沒有后顧之憂,需要一個人鎮(zhèn)守蜀國本土,這個人諸葛亮最合適。所以劉備在夷陵之戰(zhàn)時,沒有帶上諸葛亮。
其次,劉備因為關羽之死,不顧大臣們的反對,堅決要征討東吳,而當時三分天下的局面,孫劉勢弱,曹魏勢大,孫劉只能聯合抗曹才能三分天下。劉備因為兄弟之仇而征討東吳,卻不去征討蜀國之仇敵曹魏,因此很多人反對,在反對的人之中就有諸葛亮。
最后,劉備自認英雄一世,這次又是率大軍去征討東吳,東吳諸將劉備也沒有放在心上。英雄一世的劉備覺得自己可以打敗東吳,因為就不用帶軍師諸葛亮。
試想,在劉備自已指揮下,攻破東吳,是一種什么樣的豐功偉績。劉備也需要在無人輔佐的情況下打贏一場戰(zhàn)役,這是一種資本,對鞏固地位非常重要。諸葛亮善于理政,就讓其在家?guī)退卫韮葎?,當好大管家,為他的征?zhàn)做好后勤保障。因此,劉備在發(fā)動夷陵之戰(zhàn)時,便公私兼顧,撇下諸葛亮到東吳打仗去了!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