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知秀網(wǎng)小編就給大家?guī)砬鼗菸耐?,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p>
秦國奮六世之余烈,最終統(tǒng)一六國。而六世之中,孝公是開創(chuàng)者,沒有他支持變法,就沒有崛起的契機;昭襄王是奠定者,他在位期間,秦國對外征戰(zhàn),消滅了96萬軍隊,把六國基本上全部打廢了,長平一戰(zhàn),殲滅趙國40多萬軍隊;而秦始皇是完成者,從公元前236年到公元前221年,15年時間便統(tǒng)一六國,定鼎中原。
若論最關(guān)鍵的人物,還是秦惠文王。商鞅變法這件事固然重要,但是當(dāng)時可不止秦國在變法,其他國家也在變法,魏國有李悝、楚國有吳起、韓國有申不害、燕國有昭王、趙國有武靈王,但是為什么這些國家沒能崛起?答案很簡單,只有四個字:人亡政息。就是變法或者支持變法的人,一旦去世,變法的內(nèi)容就旋即廢止,或者干脆走樣,只有秦國堅持了下來。這其中,秦惠文王是最為關(guān)鍵的。
孝公死得比較早,不到45歲就去世了,執(zhí)政變法只有20多年,這點時間根本不足以讓秦國徹底改變。實際上孝公死的時候,秦國反對變法的勢力還是很強大的,所以孝公一死,商鞅就遭到反撲,連尸體都不放過,慘遭車裂,也就是五馬分尸。所以沒有惠文王的堅持,秦國變法也會半途而廢。
惠文王繼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干掉商鞅,表面上看,是商鞅原本得罪過他,惠文王還是太子的時候,犯了法,他的老師公子虔和公孫賈都受到了刑罰,一個被割掉了鼻子,一個被刺了字。對于一個帝王來說,老師被懲罰跟他有什么關(guān)系?而商鞅可是變法的關(guān)鍵人物,孰輕孰重,惠文王怎么會分不清楚。怎么可能因為這點小事就費盡心思地把商鞅給除掉,甚至還為此發(fā)兵。
其實這就是帝王心思,商鞅的確很重要,沒他就沒有秦國的變法,但是此時變法的內(nèi)容已經(jīng)基本完成,只需要執(zhí)行就可以了,商鞅也就無關(guān)緊要,所以惠文王殺商鞅,不會為了私怨,而是為了能夠堵住貴族的嘴,而且商鞅是變法的最大功臣,孝公一死,他在秦國的影響力無人能及,所以殺商鞅卻不廢變法。守舊勢力雖然不對,但是也能很好的當(dāng)一個棋子,孝公利用商鞅打擊貴族,而惠文王利用貴族打擊商鞅,誰都不是省油的燈。
韓非子說:“及孝公,商君死,惠王即位,秦法未敗也?!背藞猿肿兎ㄖ猓菸耐踝畲蟮墓拙褪情_拓和奠定了秦國的后方基地,也就是巴蜀、漢中這一片地區(qū),秦國占領(lǐng)巴蜀之地,純屬巴蜀自己送上門的,當(dāng)年四川重慶這一片有兩個小國,巴國和蜀國,兩個小國發(fā)生了戰(zhàn)爭,半斤八兩,都請求秦國支援,惠文王倒是為這事開了一個會,不過不是商量要幫誰,而是要探討要不要把這兩國給滅了。張儀說巴蜀彈丸之地,滅了也沒啥意思,不如東進打韓國,讓他們割地求和,而惠文王持反對意見,派大將軍司馬錯把前來求援的巴國和蜀國的都給滅了。
平定巴蜀之后,惠文王就開始對下游的楚國進攻,當(dāng)時楚國非常強大,而且和齊國結(jié)盟,于是惠文王先派張儀到楚國,忽悠楚懷王,讓他和齊國斷交,張儀去了楚國,大嘴巴一張就說:“只要楚國和齊國斷交,秦國就割讓六百里土地給你。”楚懷王于是就終止了和齊國的聯(lián)盟關(guān)系。而且終止之后,楚懷王為了讓秦國放心,居然派人去罵了齊王一頓,把齊國徹底得罪了,然后去找秦王要六百里土地,張儀卻說:“大王您聽錯了,不是六百里,而是六里。”楚懷王一聽大怒,于是發(fā)軍隊攻打秦國,被打得大敗,割傷了上庸這片土地,結(jié)果這樣一來,整個西南的核心地區(qū)巴蜀、漢中都在秦國的控制之下。
再加上后來李冰修建都江堰,把成都平原徹底開發(fā),使之成了秦國的大后方,確保秦國的兵精糧足,可以一直保持對外的攻勢,這才有了后來的昭襄王與白起的大殺四方,所以說惠文王是秦國崛起的承上啟下最關(guān)鍵的一個人物。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