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武則天很感興趣的小伙伴們,知秀網(wǎng)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中國歷史上被承認的只有武則天一個女皇,雖然后世有效仿女皇的野心勃勃的人,但無一例外全以失敗告終。武則天之所以能成功當上女皇,有以下原因:
一.武則天的個人能力強,以雷霆手段排除異己
武則天名武曌,公元624年正月二十三出生。公元637年,入宮成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喜歡溫婉賢淑的女子,而武曌性格剛烈潑辣,并不被太宗所喜歡,所以入宮14年既沒有生育,位份也沒有提升。太宗晚年時,武曌和太子李治有了感情。公元649年唐太宗駕崩,太子李治即位,是為唐高宗。武曌和其他沒生育子女的嬪妃被迫入感業(yè)寺為尼。第二年太宗忌日,高宗入感業(yè)寺進香,與武曌再續(xù)前緣。時值王皇后與蕭淑妃爭寵,為了打壓蕭淑妃,王皇后建議把武曌接進宮中。于是武曌二次進宮,被封為昭儀。武昭儀非常得寵,很快就生下皇子。公元654年高宗更是廢了王皇后,立武昭儀為皇后。
武曌通文史,多權(quán)謀,當上皇后之后,利用高宗對自己的寵信,積極參與朝政,將權(quán)臣長孫無忌、褚遂良等權(quán)臣先后貶官,掃除了她參政道路上的障礙。公元660年,高宗風疾發(fā)作,頭暈?zāi)垦#荒芾碚?,就委托武后代理政事。武后趁機廣植親信,發(fā)展自己的勢力。公元674年,高宗稱天皇,武則天晉封天后,二人同時臨朝,并稱“二圣”。公元683年,高宗病故。武后升為太后,立三子李顯為皇帝,是為唐中宗。兩個月后,李顯想封自己岳父韋玄貞為宰相,培植自己的勢力。遭到群臣反對。李顯說:“我就是把天下都給了韋玄貞,又能怎樣?”宰相裴炎把情況告訴了武則天,武則天用實際行動告訴三兒子會怎樣,就是被廢為廬陵王。四子李旦繼位,是為睿宗。
睿宗也知道自己的皇位怎么來的,所以明哲保身的他直接放權(quán)給母親,自己甘當傀儡。此舉正合武后心意,于是武后垂簾聽政,一手遮天,被忠于李唐王朝的大臣們所痛恨。公元684年9月,徐敬業(yè)在揚州起兵反對武則天,被武則天調(diào)動三十萬兵馬平息了叛亂。接著越王李貞和瑯琊王李沖起兵反對武則天,也被她派兵鎮(zhèn)壓了。
二.武則天為稱帝做足了準備,占盡天時地利人和
武則天平息了兩場小小的叛亂,全國恢復(fù)了安寧,也沒有人反對武則天了。武則天鞏固了自己的統(tǒng)治,就不滿足于當太后執(zhí)政了,萌生了當女皇的想法。她又對宰相班子進行了調(diào)整。宰相裴炎因為力勸武則天還政于睿宗,結(jié)果被關(guān)進了監(jiān)獄,不久被處死。接著其他幾個宰相也被罷免,補韋方質(zhì)、武承嗣、韋思謙為宰相,此后兩年,武則天對宰相班子進行了頻繁的調(diào)整,建立了完全效忠于自己的執(zhí)政集團。
同時,武則天還在輿論方面利用迷信手段為自己樹立威信。他的侄子武承嗣曾派人送來一塊刻著“圣母臨人,永昌帝業(yè)”的白色巨石,假稱是老百姓在洛水中發(fā)現(xiàn)的。武則天很高興,還因此改了年號“永昌”,武則天還接受了睿宗和群臣上的尊號“圣母神皇”。
她還利用佛教制造登基的輿論。當時和尚法明等編了一部《大云經(jīng)疏》,宣揚武則天是彌勒佛投胎到人世,理當稱帝。為此,武則天下令全國各州都要建立大云寺,并由高僧向群臣宣講,利用宗教為她登基制造輿論。過了幾個月,一個名叫傅游藝的官員,聯(lián)絡(luò)了關(guān)中地區(qū)九百多人聯(lián)名上書請求武則天登基稱帝。武則天一面推辭,一面升了傅游藝的官。這樣,文武百官、地方首領(lǐng)、附近百姓、和尚道士等六萬多人跟著上書,表示擁護武則天登基。公元690年九月,武則天看稱帝時機成熟,就接受大家的請求,登基稱帝,改國號為周,號“圣神皇帝”。
三.男權(quán)社會,不允許有第二個女皇凌駕于男人之上
武則天在中國歷史上是破天荒頭一回由女人當皇帝。在武則天之后,陸續(xù)有中宗的韋皇后、太平公主、安樂公主、肅宗的張皇后想效仿武則天當女皇,但是無一例外,全部以失敗告終。究其原因是因為她們只有當女皇的野心,而沒有當女皇的能力,更沒有認清形勢。中國古代女人社會地位低下,雖然唐代社會風氣開化,女人的地位明顯提高,但是仍然逃不出“夫為妻綱”的桎梏。在男人當權(quán)的社會,李唐王朝掌權(quán)的男人們絕對不允許有第二個女皇凌駕于男人之上。
做任何事都不要看別人已經(jīng)做了,自己才要做。就像有人看到了李子柒成功的例子,才想起要學習她,做李子柒第二。殊不知李子柒的成功只是個例,你看到人家成功了,再想步人家后塵,只能是東施效顰了。所以武則天這位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才顯得卓爾不群,獨一無二。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