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死后,秦二世和趙高兩人篡奪了秦朝的政權(quán),可是這兩位主,一個貪玩,一個貪權(quán),看著即將傾覆的秦王朝,兩人的立場出奇的一致,即:毫不擔(dān)心。
秦二世依然還是忙著玩,趙高還是忙著搶權(quán),最終趙高連秦二世的命都“搶”了去,趙高想做什么呢,很顯然他也想過過皇帝的癮。
秦二世死后,秦朝的政權(quán)已經(jīng)傾覆了,而在秦朝滅亡的過程中,出力最大的當(dāng)屬項羽和劉邦。
這兩人在推翻了秦王朝的統(tǒng)治之后,并沒有相安無事地和諧相處,而是上演了一幕楚漢爭霸的大戲,這場戲最終以劉邦的完勝、項羽的自刎而告終。
說起項羽,不少人會毫不猶豫的豎起大拇指,他的死,無愧于山東六國最后的貴族之稱,但是如果說起劉邦,相信不少人會很鄙夷,太史公對于此人的評價其中就有“貪財好色、不務(wù)正業(yè)”。
盡管劉邦不被很多人喜歡,但是不可否認(rèn)他是一個天生的帝王,漢朝能夠安享400多年的國祚,劉邦是締造者,而我們現(xiàn)在人數(shù)最多的漢族,其根源也是源自漢朝,正所謂:漢朝,民族已成。
劉邦當(dāng)上皇帝之后,并沒有享受到好日子,最終劉邦帶著些許不滿離開了人世,不過劉邦臨死前為何要派陳平去秘密殺掉自己的妹夫樊噲呢,是老糊涂了嗎?下面知秀網(wǎng)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xì)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樊噲,出身卑微,早年以殺狗為生,他是劉邦的妻子呂后的妹夫,自然也是劉邦的妹夫,說到這,不少人會說,這個樊噲怎么就那么沒有愛心呢,狗狗那么可愛,為何非要?dú)⒘怂鼈兡?
對此,飛魚只想說,古代和現(xiàn)在不同,在當(dāng)時,狗狗和豬的待遇是一樣的,是人們用來打牙祭的,而屠狗在當(dāng)時是一個職業(yè),雖然地位比較卑微,但是亦能養(yǎng)家糊口,樊噲就是以此為生的,或許也正是因為這段屠狗的經(jīng)歷,讓樊噲成為了劉邦身邊最勇猛的“莽夫”。
樊噲深得劉邦和呂后的信任,尤其對呂后,那是比劉邦都要忠心,當(dāng)然這也有情可原,畢竟劉邦沒有呂后的關(guān)系近嘛,而這種情況在劉邦病重之時,更是明顯,這點我們稍后再說。
樊噲最為出彩的一次“表演”,就是在鴻門宴中絲毫不懼項羽的威嚴(yán),幫助劉邦安安穩(wěn)穩(wěn)地脫離了虎口,也正是這次表演,奠定了樊噲為漢朝開國元勛的地位,劉邦當(dāng)皇帝之后,面對異姓王的威脅,也對這些人采取了行動。
在平定臧荼、盧綰、陳豨、韓信等人的過程中,樊噲功不可沒,可是說是劉邦麾下最勇猛的戰(zhàn)將,后來樊噲被封為舞陽侯,官居左丞相。
那么劉邦臨終前想要?dú)⑺肋@樣一位忠臣,真是糊涂了嗎?
不少老年人,隨著年齡地增長,會出現(xiàn)癡呆的現(xiàn)象,尤其是古代的帝王,幾乎都是不死不退位,所以老年癡呆也是很多年齡大的帝王所犯的通病。
但是,劉邦卻沒有老糊涂,可以說他到死都很清醒,說到劉邦的清醒,我們就不得不提兩則故事,即劉邦臨死前的“白馬之盟”和“病榻問相”。
白馬之盟是一個盟約,這個盟約的要點是,非劉姓之人不得稱王,如果有人稱王,則天下群起共同擊之,很顯然,劉邦被異姓王折騰怕了,所以他為了永葆劉姓江山,才制訂了這一盟約。
病榻問相,這個故事則更加說明了劉邦的清醒,事情是這樣的,劉邦快死了,呂后很是擔(dān)憂,她就問劉邦:如果蕭何死了,誰能當(dāng)相國?
劉邦說:曹參可以。
呂后又問:曹參死后了之后呢?
劉邦說:王陵可以接任,并且讓陳平輔佐,這兩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相互互補(bǔ),可以成大事。
呂后一聽,感覺很有道理,于是還想繼續(xù)問。
劉邦就說了:你別問了,你也活不那么久,以后的事情也不是你能知道的了。
哎呦,我去,這樣看來,如果有人要說劉邦臨終前是糊涂了,那簡直就說不過去,那他派陳平殺樊噲究竟是因為什么呢?
樊噲被劉邦盯上,并不是樊噲本身有了問題,而是源自于一則流言,這則流言的大致內(nèi)容為:只要劉邦一嗝屁,那么樊噲就會和呂后一起,除掉劉邦最喜歡的妃子戚夫人和戚夫人生的劉邦最疼愛的兒子劉如意。
戚夫人和呂后之間的矛盾由來已久,兩人之間無法調(diào)和的矛盾則是因為劉邦數(shù)次想要把呂后的兒子劉盈給廢掉太子之位,讓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繼任太子,但是在大臣的勸說下,劉邦才沒能更立太子,呂后年老色衰,戚夫人貌美如花,劉邦自然越來越看不上呂后。
這點呂后心知肚明,劉邦也心知肚明,他知道自己活著的時候,戚夫人并無生命之憂,但是死后,自己就無法再保護(hù)這對母子了,所以他臨終前聽到這則流言,自然不能忍,于是就派陳平秘密除掉樊噲,意圖剪除呂后的一大助力。
陳平接到這個消息很為難,劉邦的命令,他不能不聽,雖然劉邦病重,但是并沒有死,不過關(guān)鍵就在這個,萬一病重中的劉邦,突然死了,呂后知道是自己殺死了樊噲,那么必然不會有好果子吃嘛。
想來想去,陳平想到了一個萬全之策,那就是一邊去捉拿樊噲,另一邊在押解回京的路上故意磨磨蹭蹭,還別說,陳平這一計策,真讓他撿回了一條性命。
因為劉邦沒多久后就去世了,而漢朝的大權(quán)自然歸了呂氏,呂后當(dāng)然也沒殺樊噲,陳平也得到了呂后的贊賞,可以說是皆大歡喜。
不過,卻有一個人在劉邦死后很難過,此人便是和呂后有著無法調(diào)和矛盾的戚夫人,呂后掌權(quán),自然不會錯過這樣一個可以折磨戚夫人的機(jī)會,最終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被呂后所殺,而戚夫人也慘死呂后手中。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