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豹騎是曹操手下最精銳的部隊,虎豹騎的統(tǒng)領歷來都是曹氏將領,比如曹純、曹休和曹真。由此可見其重要。《三國志·魏書》說:“純所督虎豹騎,皆天下驍銳,或從百人將補之?!逼渚J可見一斑。
一、曹操的特種部隊
特種部隊是現代軍事概念,嚴格來說三國時期不存在現代軍事意義上的特種部隊。但對照現代軍事教科書關于特種部隊的定義,可以發(fā)現曹操的虎豹騎具有近似于特種部隊的性質和特點。
1.非正式納編于標準命令與行政系統(tǒng)下的獨立單位
虎豹騎的統(tǒng)帥,包括曹操本人以及曹純、曹休、曹真等曹氏子弟?!度龂尽げ苄輦鳌酚涊d曹休“常從征伐,使領虎豹騎宿衛(wèi)”,更是明確指出虎豹騎的職能是“宿衛(wèi)”,即全天候二十四小時近身護衛(wèi)曹操本人的安全。這說明虎豹騎具有曹氏家族的私家軍隊性質,不在漢朝的國家軍隊編制范圍之內。
兩漢魏晉時期的國家軍隊,一般分為三個部分。一是各州郡自行招募、訓練、使用的地方軍隊,稱為“州郡兵”。二是中央派出到關中、荊州、淮南等重要戰(zhàn)略據點駐守的野戰(zhàn)部隊,稱為“外軍”。三是駐扎在京城內外,維護京師治安、保護皇宮安全的禁衛(wèi)部隊,稱為“中軍”。魏晉時期軍事領袖的加官“都督中外諸軍事”,意思就是同時統(tǒng)率中軍和外軍。
虎豹騎的職能是為曹操擔當宿衛(wèi)任務,本應屬于中軍。但從曹純、曹休、曹真等人統(tǒng)率虎豹騎時的職務來看,曹純是議郎、參司空軍事,曹休是騎都尉、參軍,曹真是偏將軍,而不是中軍系統(tǒng)的中領軍、中護軍,武衛(wèi)、中堅、中壘將軍以及屯騎、越騎、步兵、長水、射聲等五營校尉。在與劉備的漢中之戰(zhàn)后,曹休因功直接升任中領軍,曹真先后升任中堅將軍和中領軍。這表明,虎豹騎與國家正式編制的中軍關系密切,但卻不是同一系統(tǒng),虎豹騎是一個獨立負責宿衛(wèi)任務的特別軍事單位。
2.單位成員來源標準高
《三國志·曹純傳》注引《魏書》載:“(曹)純所督虎豹騎,皆天下驍銳,或從百人將補之”?!鞍偃藢ⅰ笔菨h魏時期軍隊中的基層軍官。據《三國志·夏侯玄傳》,魏明帝時,社會上傳言“欲求牙門,當得千匹,百人督,五百匹”。這里的“百人督”即“百人將”,百人將需要五百匹絹帛的賄賂才能當上,是軍隊中有一定地位的職務。而虎豹騎的騎士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從百人將這一軍官階層中選拔的,其他部隊的軍官要經過嚴格選拔才能來到虎豹騎中當普通的士兵,可見虎豹騎的來源標準遠遠高于一般的部隊。
3.直屬高層指揮,執(zhí)行高難度、高保密性與敏感性任務
據《三國志·曹純傳》注引《魏書》,曹純死后,由于無人能夠勝任率領虎豹騎的重任,曹操一度親自擔任虎豹騎的統(tǒng)帥。但曹操日理萬機,事務繁忙,由他直接管理、指揮一支軍隊是不現實的。所以后來曹休、曹真等人先后承擔起率領虎豹騎的任務。曹純、曹休、曹真都是曹氏家族的青年俊杰,且深受曹操信任,由他們率領虎豹騎,當然是為了保持虎豹騎能夠直屬最高領導指揮,也就是直接聽命于曹操本人。
虎豹騎的任務,首先是宿衛(wèi),即不分晝夜、全年無休地保衛(wèi)曹操的人身安全。曹操的宿衛(wèi)部隊,除了虎豹騎還有許褚的“虎士”。不過許褚的虎士多為劍客、俠客,相當于步兵。據《三國志·許褚傳》,在曹仁從荊州回來覲見曹操時,想和許褚說幾句套近乎的話,而許褚以曹操馬上就要出來為由拒絕了??梢娝扌l(wèi)曹操是一件政治敏感性極強的任務,必須像許褚那樣時時刻刻小心謹慎才能勝任?;⒈T作為騎兵,平時不像許褚的虎士那樣貼身近衛(wèi)曹操,但他們擔任著外圍警戒的任務,同樣具有很強的政治敏感性,不是什么人都能勝任的。
虎豹騎還經常在戰(zhàn)局不利的情況下擔當特殊的戰(zhàn)術支援任務?;⒈T既然是曹操的宿衛(wèi)部隊,一般是不能輕易動用的。從虎豹騎的幾次實戰(zhàn)記錄來看,曹操都是在戰(zhàn)爭的最關鍵節(jié)點才將虎豹騎投入戰(zhàn)場第一線。據《三國志·曹純傳》,曹操到南皮攻打袁譚時,“袁譚出戰(zhàn),士卒多死”,開局不利,讓曹操對能否一舉打敗袁譚產生動搖。但曹純自告奮勇,主動請纓率虎豹騎突擊袁譚,竟轉敗為勝,陣斬袁譚。在漢中之戰(zhàn)時,因夏侯淵意外戰(zhàn)死,漢中局勢危急,曹操派出曹真率領虎豹騎進入漢中,打敗劉備部將高詳,掩護夏侯淵留下的徐晃、張郃等余部撤離,順利完成“拔出漢中諸軍”的任務。
4.單位人員高度精簡,裝備與后勤支援高度優(yōu)先
據《三國志·武帝紀》,曹操西征馬超時,“公乃與克日會戰(zhàn),先以輕兵挑之,戰(zhàn)良久,乃縱虎騎夾擊,大破之,斬成宜、李堪等?!睋甲C,曹操的虎豹騎分為“虎騎”和“豹騎”兩部分,另據專攻古代印璽考證的文物學家羅隨祖編著《秦漢南北朝官印徵存》,收錄有“豹騎司馬”印一枚,可作為“豹騎”這一軍事單位存在的旁證。按上述《武帝紀》記載,曹操是先用“輕兵”挑戰(zhàn),再出動“虎騎”從側翼夾擊?!盎ⅡT”既然與“輕兵”相對,言外之意是“虎騎”屬于“重兵”,因此可推斷“虎騎”是一支重裝騎兵部隊,而“豹騎”則有可能是輕裝騎兵。
漢末三國時期雖然已經出現重裝騎兵(當時稱為“鐵騎”,宋朝稱為“甲騎具裝”),但還不是主流。據《太平御覽》引曹操《軍策令》:“袁本初鎧萬領,吾大鎧二十領,本初馬鎧三百具,吾不能有十具?!惫俣芍畱?zhàn)前,袁紹號稱有“騎萬匹”,但僅有“馬鎧三百具”,可見袁紹的上萬騎兵部隊中只有三百人左右的重裝騎兵,其余大部分是輕騎兵。而這一時期曹操的馬鎧竟然不到十具,或許曹操的說法有所夸張,但也可以看出此時曹操的重裝騎兵部隊數量很少,規(guī)模很小。
重裝騎兵在這一時期屬于非主流,原因之一在于當時社會生產力和技術條件有限,不足以大量制造騎兵重甲和全套馬鎧。因此,虎豹騎中的虎騎作為一支重裝騎兵部隊,必然需要十分有力的經費和技術保障?;ⅡT不屬于國家正式軍隊編制,而是曹操的私人部隊,因此其經費來源有可能不在國家財政經費中開支,而是來源于曹操的丞相俸祿、武平侯食邑(實際包括武平、陽夏、柘、苦四個縣)租稅收入以及丞相府的行政經費?;ⅡT的裝備經費不需要從國家財政開支,費用報銷、走賬等財務處理方式更為靈活,可以得到更為優(yōu)先的保障,是一支吃喝不愁的大款兒部隊。
5.單位成員特種專長訓練與個人本職學能要求標準較高
特種部隊既然稱為特種部隊,也就意味著除了會使用常規(guī)戰(zhàn)斗技能以外,還需要掌握一些適應特種作戰(zhàn)的特殊技能。虎豹騎作為宿衛(wèi)騎兵部隊,除了和其他部隊一樣可以上陣殺敵,還經常需要執(zhí)行安保、警戒、巡邏、抓捕、擒拿、偵查、審訊等特殊任務。因此,虎豹騎的將士不但要和一般的騎兵一樣會騎馬射箭沖鋒以外,還必須文武雙全、膽大心細,熟練掌握本職學能以外的第二、第三種特種專長。
據《三國志·曹純傳》,曹純的虎豹騎“及北征三郡,純部騎獲單于蹋頓”,在南下征荊州時,“追劉備于長坂,獲其二女、輜重,收其散卒”。可見,虎豹騎不僅善于殺敵制勝,而且擅長針對特定目標精準出擊,實施“斬首行動”甚至“抓活的”,其抓捕、擒拿的技能應較一般部隊為高。
二、虎豹騎的實戰(zhàn)表現
虎豹騎基本具備了現代特種部隊的某些性質和特點,堪稱曹操麾下的一支特種部隊?!度龂尽げ芗儌鳌纷⒁段簳贩Q虎豹騎“皆天下驍銳”,但是,戰(zhàn)斗力不是吹出來的,這支特種部隊的真實水平究竟如何,還得靠實際表現說話。
《三國志》對虎豹騎的戰(zhàn)績著墨不多,歸納起來有如下幾次:
(一)南皮之戰(zhàn)
曹操將袁譚包圍在南皮城中,強攻不下,死傷甚多。曹純主動請纓,率虎豹騎突擊急攻,斬袁譚首級。
(二)北征烏桓
曹純率虎豹騎突破烏桓騎兵,擒獲烏桓單于蹋頓。
(三)荊州之戰(zhàn)
曹純率虎豹騎追擊劉備,擒獲劉備兩個女兒,并繳獲一批輜重,俘虜一批走散的士兵。
(四)靈丘之戰(zhàn)
曹真率虎豹騎討伐“靈丘賊”,戰(zhàn)勝。
(五)西征馬超
曹操親自指揮虎豹騎中的虎騎,與其他部隊夾擊馬超、韓遂,斬西涼大將成宜、李堪等。
(六)漢中之戰(zhàn)
曹休率虎豹騎擊破劉備別將吳蘭,逼退張飛。曹真率虎豹騎擊破劉備別將高詳,掩護曹洪、徐晃等將領撤出漢中,還屯陳倉。
三、如何看待虎豹騎的實戰(zhàn)表現
從上述《三國志》的記載來看,虎豹騎不出則已,出則必勝,似乎真的是外掛般的存在,戰(zhàn)斗力天下無敵了。但仔細分析起來,卻會發(fā)現虎豹騎的這幾次戰(zhàn)績都有些問題。
1.扭轉南皮之戰(zhàn)形勢的是曹純還是樂進?
據《三國志·曹純傳》,曹純的虎豹騎在攻打南皮時起到了扭轉戰(zhàn)局的作用。但據《三國志·樂進傳》,樂進“從擊袁譚于南皮,先登,入譚東門,譚敗”,則扭轉戰(zhàn)局者是樂進。考慮到南皮之戰(zhàn)是攻城戰(zhàn),虎豹騎作為騎兵所能發(fā)揮的作用有限,所以擔任強攻任務應該是樂進的步兵較為合理。不過,陳壽編撰《三國志》時大量使用了官方檔案資料,并非憑空瞎編,所以《曹純傳》的記載應該也有一定依據。
綜合分析,情況應該是,當時主張強行攻城的將領并非只有曹純一人,而是有很多人,曹純和樂進都是其中之一,最后曹操選派樂進作為“先登”(即先鋒)負責突破城門,而曹純的虎豹騎則是在城破之后實施“斬首行動”,追擊袁譚。這樣說來,雖然曹純的功勞也不小,但在南皮之戰(zhàn)中扭轉乾坤、一舉制勝的是樂進,而不是曹純。
2.烏桓單于蹋頓是被曹純生擒還是被張遼斬首?
據《三國志·曹純傳》,曹純的虎豹騎在北征烏桓時“獲單于蹋頓”,“獲”的意思是擒獲,即生擒蹋頓。但根據《三國志·武帝紀》及《張遼傳》,此戰(zhàn)是張遼擔任先鋒突擊,“斬單于蹋頓”。《武帝紀》的記載當然來源較為權威,且和《張遼傳》相互印證,應該比《曹純傳》的孤證更靠譜。但如前所述,《曹純傳》也不大可能編造事實,陳壽編《三國志》時曹純已死去將近百年,陳壽犯不著為了幫曹純吹牛而編造事實。
所以,當時的情況可能是,曹軍中沒有人認識蹋頓,只能根據其服裝、佩飾、隨身物品等來判斷身份,或者也有可能是蹋頓有若干容貌相似的“影武者”,張遼殺死一個疑似蹋頓的人,曹純也擒獲一個疑似蹋頓的人。在無法分辨真?zhèn)蔚那闆r下,于是曹操決定對外宣布張遼陣斬蹋頓,同時在論功行賞時也認可曹純生擒蹋頓的功勞,于是就出現了不同場合的記載不一。
3.追擊劉備的虎豹騎是“強弩之末”?
據《三國志·曹純傳》,虎豹騎“追劉備于長坂,獲其二女、輜重,收其散卒”。本來打算追擊劉備,但最后只抓到兩個對劉備來說無足輕重的女人。這一戰(zhàn)績雖然也差強人意,但相對于虎豹騎的赫赫威名,有點名不副實。
而且,諸葛亮曾說虎豹騎“輕騎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此所謂‘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將軍’?!睂⒈T保持連續(xù)機動作戰(zhàn)的能力表示質疑。
4.“靈丘賊”是何方神圣?
據《三國志·曹真?zhèn)鳌?,曹真曾率虎豹騎“討靈丘賊,拔之,封靈壽亭侯”。至于“靈丘賊”是什么人?史料言之不詳。據考證,當時的靈丘縣位于冀州常山郡,曹真討伐“靈丘賊”當在曹操平定冀州之后。這些“靈丘賊”大概是效忠于袁紹的本地豪強武裝。討伐這些“靈丘賊”居然需要曹操出動一般不輕易動用的虎豹騎,而且曹真在完成任務后竟因此得以封侯,可見這些“靈丘賊”不是一般人,可能里面有一些在當時政治影響較大的重要人物,曹操必欲除之而后快。
然而,史書既然稱之為“賊”,可見并非正規(guī)軍,只是民間組織的武裝,戰(zhàn)斗力不會太強?;⒈T占據著絕對的力量優(yōu)勢,以強勝弱,不算是值得夸耀的戰(zhàn)績。
5.馬超為什么擋不住虎騎?
曹操在西征馬超時先用計離間馬超和韓遂,又出動重騎兵虎騎與其他部隊夾擊馬超,與馬超組成軍事聯盟的成宜、李堪等將領戰(zhàn)死,馬超大敗。
馬超號稱“有信、布之勇,甚得羌、胡心”,其統(tǒng)率的涼州兵也是有名的騎兵部隊?;⒈T中的虎騎能夠打敗馬超,確實很了不起。但曹操在此之前用了離間計,馬超和韓遂部隊的組織配合和戰(zhàn)斗力已經下降,而且在虎騎出擊之前,已經有輕兵部隊與馬超“戰(zhàn)良久”,虎騎是在馬超、韓遂久戰(zhàn)疲憊的狀態(tài)下,從側翼夾擊,打敗馬超和韓遂的。在這一戰(zhàn)中,虎豹騎只是壓倒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并未體現虎豹騎打硬仗的最高水平。這一戰(zhàn),體現的主要是曹操高明的部署指揮能力,而不是虎豹騎克敵制勝、在戰(zhàn)場上硬碰硬的戰(zhàn)斗力。
6.在漢中之戰(zhàn)里,虎豹騎的任務是什么?
曹操與劉備的漢中之戰(zhàn),分為兩個戰(zhàn)場。劉備親率主力攻陽平關,與夏侯淵對陣,另遣張飛、馬超、吳蘭等率一支別動隊屯駐下辨、固山,對武都郡實施佯攻,牽制曹軍兵力。
曹休率領的虎豹騎,就是在下辨戰(zhàn)場打敗吳蘭,使張飛、馬超從固山撤退。孤立地看,也可以說是曹休逼退了張飛、馬超兩大名將,但實際上,張飛、馬超的佯攻任務已經完成,他們已經成功地將曹休的虎豹騎牽制在次要戰(zhàn)場,因此,張飛、馬超本就無意與曹休的虎豹騎決戰(zhàn)?;⒈T在下辨之戰(zhàn)中打敗的吳蘭只不過是劉備的一員偏將而已。
曹真率領虎豹騎,在夏侯淵意外戰(zhàn)死的不利情況下,臨危受命擔任征蜀護軍,接替漢中諸軍主帥位置,打敗劉備別將高詳,掩護張郃、徐晃等軍安全撤離漢中。曹真倒是很出色地完成了任務,但他率領的虎豹騎在這一戰(zhàn)中也只是打敗了地位和吳蘭差不多的高詳,并未與劉備主力交鋒。因為此時劉備已經知曉曹軍將要撤出漢中的戰(zhàn)略意圖,同時他也知道無法一口吃掉規(guī)模龐大的曹軍,因此有意放任曹軍撤離??偟膩砜?,曹真掩護大軍撤退的戰(zhàn)斗任務難度系數不算很大。
四、客觀評價虎豹騎
曹操的虎豹騎威名赫赫,號稱“天下驍銳”,但從實戰(zhàn)表現來看,似乎缺乏與其威名相應的輝煌戰(zhàn)績。除了與馬超的一戰(zhàn)較為拿得出手之外,其他幾次出戰(zhàn)記錄都并不特別突出。對虎豹騎的這種盛名之下其實難副的表現,需要進行客觀的評價。
1.虎豹騎規(guī)模不大,不是曹軍主力
虎豹騎的主要任務是宿衛(wèi)曹操,保衛(wèi)曹操安全,偶爾用于支援其他部隊作戰(zhàn),不可能也不需要太大的規(guī)模。在與馬超決戰(zhàn)前,曹操“列鐵騎五千為十重陳,精光耀日,賊益震懼”,這五千鐵騎大概就是后來用于夾擊馬超的虎騎?;ⅡT有五千人,豹騎的人數應與此相當,因此估計虎豹騎總人數約一萬人。在曹操數十萬人以上的軍隊中,這一萬騎兵不可能成為主力,因而也就很難指望他們在戰(zhàn)場上會有多么耀眼的表現。
2.虎豹騎不是常規(guī)作戰(zhàn)部隊,一般情況下不輕易投入戰(zhàn)場
虎豹騎是一支特種部隊,一般不用于常規(guī)作戰(zhàn),也不輕易投入戰(zhàn)場,只有在最后關頭、迫不得已的緊急情況下,曹操才會考慮動用虎豹騎上場作戰(zhàn),執(zhí)行特殊任務。例如在南皮之戰(zhàn)中追擊袁譚,在荊州之戰(zhàn)中追擊劉備,在漢中之戰(zhàn)中掩護大軍撤退等等。既然很少出戰(zhàn),當然戰(zhàn)績也就非常有限。
3.虎豹騎執(zhí)行任務的機密性強,多數情況下其行動不為外人所知曉
虎豹騎擔任的宿衛(wèi)任務是政治敏感性很強的任務,保密要求非常高,因此虎豹騎的很多行動是秘密執(zhí)行的,在官方文件資料上體現不出來。而陳壽編撰《三國志》的重要資料來源就是他在中書省擔任著作郎時收集的官方檔案?;⒈T這支秘密部隊在官方檔案中留下的記錄很少,或許虎豹騎真有某些了不得的戰(zhàn)績,但由于當時嚴格保密,后人就更加不得而知了。
4.虎豹騎具有曹操個人私有性質,并未納入軍隊正式編制,不可能長久存在
虎豹騎是保衛(wèi)曹操個人的,帶有強烈的個人印記,甚至可以說是曹操私有的。因此虎豹騎并未納入國家軍隊編制,從長遠來說具有不穩(wěn)定性?;⒈T最后一次出戰(zhàn)是漢中之戰(zhàn),戰(zhàn)后曹操返回鄴,在路經洛陽時病逝,曹操死后,虎豹騎就再也沒有出現在史書記載中,很有可能是被曹丕解散了。當時魏王國已經建立,有自己的中軍部隊,曹操出于習慣還繼續(xù)依靠虎豹騎宿衛(wèi),但曹丕與虎豹騎并沒有那么密切的關系,曹丕的宿衛(wèi)任務已由中軍接替擔任,因此曹休、曹真等宿衛(wèi)將領紛紛轉任中領軍。
虎豹騎完成了它的使命,跟隨著曹操一起退出了歷史舞臺??傊?,虎豹騎由于種種條件局限,沒有留下多么輝煌的戰(zhàn)績記錄,但它出色地完成了與其自身職能定位相適應的各項作戰(zhàn)任務,實戰(zhàn)表現不乏可圈可點之處??偟膩砜?,將虎豹騎稱之為“天下驍銳”,亦不算過分。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