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作為后宮之中,代表著女性最高的榮譽,后宮眾多嬪妃都用盡一切手段想要得到這個位置。然而皇后也不是那么好當?shù)?,稍有不注意,就有可能被廢黜。例如乾隆帝的第二任皇后那拉氏,貴為皇后但去世后的葬禮十分簡陋,可以說是不廢而非;又例如明宣宗的第一任皇后胡善祥,沒犯什么錯卻因為沒能生下皇子而被廢黜。所以說,想要穩(wěn)居后位并非易事。然而卻有那么一個人,沒能生下皇子,卻也穩(wěn)居后位四十二年,成為了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后,她就是明神宗的原配皇后——王喜姐,她也是明神宗在位期間冊立的唯一一位皇后。
為了防止外戚干政的情況出現(xiàn),明朝對于后妃們的出身并沒有特別高的要求,只要是品行端正、舉止得體的良家女,都有資格進入后宮??v觀明朝的歷史,皇后基本都出身普通家庭,這是自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就立下的祖訓(xùn),不僅可以防止外戚干政,也能培養(yǎng)皇帝勤政節(jié)儉的品德。因此,出身在普通家庭的王喜姐也能參加選秀。經(jīng)過連日的選拔與嚴格的對比篩選,十四歲的王喜姐脫穎而出,并被欽點為皇后。
王喜姐被冊立為皇后時,才十五歲,但是婚后明神宗與王喜姐的感情很好,兩人伉儷情深,平時的起居飲食都在一起。王喜姐作為后宮之首,以身作則,平時生活節(jié)儉,從不鋪張浪費,將后宮節(jié)省下的開支都用來賑災(zāi)或者充當軍餉。當明神宗諫言激怒時,王喜姐能第一時間撫慰他的情緒。王喜姐也是個孝順之人,對待兩位太后一視同仁,對她們的照顧可謂是無微不至。她對于受到明神宗百般寵愛的鄭貴妃,采取的是以弱制勝的手段,對于挑釁視而不見,體現(xiàn)出她的不爭與大度。在皇長子朱常洛被立為太子后,王喜姐多次設(shè)法保護,使其免遭鄭貴妃的陷害。
王喜姐在兩位太后心中是個滿意的兒媳婦,在百姓心中也是母儀天下的賢后。她唯一的不足就是沒能為明神宗生下皇子,即使如此也沒能動搖王喜姐的地位,她的慈孝、賢德、不爭的品質(zhì),令明神宗十分滿意。正因如此,這對相敬如賓的皇室夫婦,幾十年來都保持著穩(wěn)定的關(guān)系。無論鄭貴妃多么的受寵,無論王喜姐有沒有生下皇子,她都進退有度,一直穩(wěn)居中宮之位。
萬歷四十八年,王喜姐結(jié)束了她寬和隱忍的一生,享年五十七歲,謚號孝端皇后。幾個月后,明神宗也因悲傷過度駕崩了,二人合葬定陵。朱常洛登基后,感念嫡母王喜姐生前對他的照顧,為其上尊謚曰“孝端貞恪莊惠仁明媲天毓圣顯皇后”。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