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作為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塑造了一群英雄好漢,這些梁山好漢敢于反抗,敢與同命運斗爭,是百姓心中的楷模。其實這些人并不全都是正派人士,其中有很多人都是因為做了壞事,為了躲避官服的抓捕,從而逃上梁山,美名其曰被逼梁山。畢竟水滸傳是一本小說,其中的許多描寫必定會摻雜著作者的感情色彩,所以與歷史總是會有一些差距。
今天知秀網(wǎng)小編給大家講述的人物就是水滸傳中的一位大反派——高俅,其實他的真實影響并不像書中寫的那樣壞,卻被后人冤枉罵了幾百年,不是我們想象中的“大奸臣”,接下來就跟知秀網(wǎng)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在小說中,高俅無父無母,整日混跡于市井中,甚至連名字都是大家根據(jù)他的喜好給他起的。因為十分擅長踢球,所以被端王看中,從此走上仕途。后來端王又成為皇帝,對高俅的寵愛更深,高俅又是一個有眼力見的人,十分會討好人,所以一路加官進爵,當(dāng)上了太尉。高俅接手禁軍之后,因為私人恩怨,對王進百般為難,為了生存只好背井離鄉(xiāng),后來他又開始陷害林沖,在禁軍中有一處房間,只有最高掌管者才可進入,凡是進這套房子的人都不允許攜帶武器,林沖恰巧落入了他們的圈套,被蹲守在門外的高俅等人抓了個現(xiàn)行。
就這樣,高俅仗著自己位高權(quán)重,害死了無數(shù)的梁山好漢,奸詐程度不輸蔡京。但是在真實的歷史中,高俅并不是這樣一個作惡多端之人。最初,他只是蘇軾身邊的一個小書童,主要負責(zé)幫蘇軾謄寫一些詩詞,因為字寫的還不錯,所以深得蘇軾喜歡。后來蘇軾因為職位變動,不得不離開翰林書院,于是便把高俅推薦給自己的好朋友曾布,并且給他寫了一封推薦信。結(jié)果曾布并沒有收留高俅,于是把他推薦給了自己的好朋友王洗,從此高俅就成為了王詵的侍從。
王詵與趙佶的關(guān)系一直很好,有一天趙佶忘記帶篦子刀,但是又想修理鬢角,王詵派高俅去送,結(jié)果正好趙佶在與一幫手下踢球,高俅作為一個踢球高手,自然對他們的球技不屑一顧,甚至表現(xiàn)出來。趙佶見這個人,一臉不屑的表情,于是便邀請她和自己一起踢球,想要看看他到底有幾分實力,沒想到高俅果然是一個踢球高手,于是便向自己的好友把他給要了過來。
后來先皇去世,趙佶竟然成為皇帝,因為本來就對政治不感興趣,所以對朝堂上的事情十分厭煩,要說每天最開心的事情,就是下場之后與高俅踢場球,于是高俅就成為了趙佶身邊的紅人。趙佶一心想要提拔高俅,但是無奈高俅沒有功名在身,按照宋朝的官員制度,他是無法進進朝為官的。再加上平日里趙佶對高俅多加寵愛,引起了許多人的嫉妒,所以高俅注定無法走文官這條路了。但是趙佶真的很喜歡高俅,便讓他從武,沒想到高橋竟然還打了幾次勝仗,理所應(yīng)當(dāng)?shù)恼乒芰私姟?/p>
高俅其實是一個知恩圖報的人,他先是替打了敗仗的劉仲武求情,免去了他的死罪,后來對待他的子孫也多加照拂。他也沒有忘記蘇軾的恩情。當(dāng)時蘇軾因為與蔡京意見不和被迫害,高俅不僅不怕被連累,反而經(jīng)常資助他,這件事在史書中也是有記載的。
看了知秀網(wǎng)小編的一番講解之后,不知道大家對高俅是否有了新的認(rèn)識。也希望大家以后在看書的時候,一定要保持理智,千萬不要被將小說與歷史混淆。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