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寶寶出于缺乏安全感而阻止家長出門
● 如何讓孩子在分別時不哭鬧
● 3歲以上的孩子在大人外出時的注意事項
“媽媽走了,你和奶奶吃飯飯,吃完了媽媽就回來了!”“等媽媽下班回來給你糖吃!”“快看陽臺上有只大鳥!媽媽走了?!?.....
這些話很熟悉,十月菌小時候聽得可多了!小時候菌菌的媽媽要外出上班,我也死活纏著她,不讓她走,她就會變著花樣哄我,甚至偷偷溜掉,從此我和我媽斗智斗勇,只要她出門我就不撒手,后來意識到媽媽只是去上班,不是不要我了,也就不阻攔了。
你是不是和自己的寶寶也有這樣的經(jīng)歷
要出門辦事兒,就哄寶寶馬上回來,結果寶寶任誰都拉不開,哭著鬧著也要死死抓住媽媽的頭發(fā)。
有時候?qū)殞毑蛔屇阕?,你看著哭得直冒鼻涕泡兒的寶寶特別心疼,于是難舍難分,哭得比孩子還厲害。這樣會將負面情緒傳染給孩子,將孩子的恐懼放大。而媽媽沒個20分鐘,絕出不去這個家門,既耽誤時間又影響寶寶的情緒。
要么干脆、利索地走掉,沒過多久,寶寶就不像之前那樣鬧了,但之后寶寶對你也不再那么親近。
為什么孩子不讓你離開?
這得從寶寶還在媽媽肚子里的時候說起,懷孕時子宮為寶寶提供了一個舒適安全的環(huán)境,而當寶寶出生以后,一切都是未知、陌生的。對母親的乳頭和懷抱會產(chǎn)生依戀,0-18個月的孩子會建立起對大人的依賴感。
18個月-3歲是寶寶的探索期,他們的興趣從如何吸引媽媽的注意力逐漸地轉向了周圍的世界。同時寶寶心中充滿了對于未知的恐懼和失去媽媽呵護的不安全感。
尤其是當孩子一旦遇到陌生、有危險的事物,第一反應還是求助于最有安全感、最為依戀的母親,要求不斷地獲取安全感。因而在要與媽媽分離時,一方面不希望媽媽離開,為滿足自己的依戀需要,寶寶就會通過哭鬧的方式吸引媽媽的關注。因此,給予寶寶安全感,選擇合適的方式告別很重要。
錯誤的告別方式
? 在孩子不知情的情況下偷偷溜走 〓 媽媽不見了
? 騙孩子“只走一會兒” 〓 媽媽在騙我
? 陪著孩子哭 〓 媽媽哭得這么厲害肯定是不要我了
? 當著寶寶的面,沒有任何告別就走 〓 媽媽不愛我
? 對于1歲的寶寶來說,短暫的分離可以幫助幼兒更加獨立。ta仍會受到分離焦慮的影響,在你離開時會鬧一陣——即使只有幾分鐘。如果ta認為哭鬧能讓你留下來,ta今后遇到類似情況時還會繼續(xù)哭鬧不停。你可能想偷偷地“溜走”,但這樣做也許會令他更加黏人,因為他不知道你什么時候就又消失了。
? 對2歲的寶寶來說,他們會公開表達自己豐富的情感,也許前一秒興高采烈、后一秒就眼淚汪汪,當你要離開時,ta會將自己的情緒直接表現(xiàn)在臉上,此時需要媽媽們好好安慰寶寶,而不是覺得寶寶不聽話、無理取鬧。
? 對于3歲的寶寶來說,常常無法分清想象和現(xiàn)實。小寶寶會認為看不到人,人就不見了,永遠消失了。因此寶媽離開后,每當鄰居或親戚對寶寶說“媽媽上班去了,不見了”等等類似的話,寶寶會信以為真,并且持續(xù)地哭鬧以表達自己的害怕和憤怒。
怎么樣離開孩子?
這樣做能夠給寶寶安全感,順利地和寶寶分別:
1鄭重地和孩子告別
安撫寶寶的情緒,可以說“寶貝,你是不是害怕媽媽上班,把你一個人留在家里不回來了?”等到寶寶情緒平靜下來后,用溫柔的語氣堅定地告訴孩子“媽媽只是去上班,等下班后就會回家陪你了,不會不回來的”。明確的告訴孩子,你會在幾點回來。
2出門前做一個親密的小動作
安撫寶寶的情緒,可以抱抱ta、親親ta,增加和寶寶的親密度。選擇讓你和寶寶都感到舒適的動作,讓寶寶養(yǎng)成習慣后,建立一種分別的儀式感。只要做這個動作,媽媽就是要和寶寶暫時分開了,長此以往寶寶就不會再哭鬧阻攔媽媽出門了。家長們下班回來之后也要給寶寶擁抱,安撫好寶寶的情緒。
3兌現(xiàn)自己的承諾
和寶寶約定好下班后和寶寶一起做的事,“媽媽下班后,晚上給寶寶講故事好不好?”或者約定下班回來,給孩子帶一份小禮物,如小餅干、小玩具。但是媽媽們自己說出的承諾一定要兌現(xiàn),才能幫助寶寶建立信任感。
4保持平和的心態(tài)
很多時候媽媽們與寶寶分離也會焦慮,并且將這種情緒傳染給寶寶,因此保持平和的心態(tài),即使自己對離別也很難過,不要讓寶寶發(fā)現(xiàn),而是讓寶寶知道,暫時的分別并不是嚴重的事情,寶寶反而會有安全感。
5讓寶寶覺得你愛ta
當你回來的時候,要很熱情地跟他打招呼,先全心全意地陪他一段時間再去處理其他家務活工作。當孩子明白你肯定會回來,而且和以前一樣愛他,就會覺得安心。
父母們別只顧著給孩子物質(zhì)上的付出,而忽視了ta精神上的需求。很多時候?qū)殞毑⒉皇窃跓o理取鬧,ta希望得到你的關注,并和爸爸媽媽建立一種愛的關系。從生活中各種小細節(jié)就能看出寶寶對你的依賴,應該給孩子多一點關心、多一點耐心,小寶寶的世界有時候很窄,有了你就等于擁有了全世界。
3歲以上的孩子需要了解的20個問題
當你外出、沒有陪在孩子的身邊時,你的孩子需要了解這20個問題,以防止意外的發(fā)生,保證孩子的人身安全。
孩子單獨在家中時需要了解的20個問題
1
你的孩子是否知道你的家庭電話號碼和地址?
2
你和你的孩子討論過什么樣的情況需要打電話給110?
3
你有沒有一個計劃,你的孩子在你外出時將會做什么?
4
你的孩子在多個環(huán)境中是否一直負責任?(例如在家里,在幼兒園,在他朋友的家等)
5
你的孩子能詳細解釋在緊急情況(火災、壞人入侵等)下要做什么嗎?
6
在緊急情況下,是否知道小區(qū)保衛(wèi)科的電話,或是當?shù)鼐炀值奶柎a?
7
打電話給110時你的孩子能否平靜地解釋問題,并說明相應的地址?
8
在國外時,在你把孩子獨自留在家里,是合法的嗎?
9
孩子明確告訴你,ta感到有信心獨自呆在家里嗎?
10
孩子是否表現(xiàn)出能夠忍受同伴壓力并有自己思考的能力?
11
孩子是否知道在家時亂來的具體后果?
12
你的家是否能夠防止兒童發(fā)生意外? (例如,是否鎖定了藥品和火器)
13
不足以報警的情況下,孩子想要求助,但ta知道附近鄰居的電話嗎?
14
你有沒有專門放置備份鑰匙的地方?
15
孩子知道當你不在家時ta必須遵守什么規(guī)則?
16
孩子的活動日程、房屋規(guī)則、鄰居的電話號碼,你的緊急聯(lián)系信息和處理緊急情況的說明有清楚地張貼在家中嗎?
17
你有向孩子演示如何處理各種緊急情況嗎?
18
你忘帶手機時,孩子如何用你的手機打電話找到你?
19
你和孩子是否談過當你不在家時對ta的期望是什么?
20
不論你在不在家,大多數(shù)時候孩子是否能遵照你的指示行動?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