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兒童的成長中,交通工具是他們最喜愛的“玩具”—不僅僅是那些手持的真正的玩具,公共汽車、火車、地鐵、飛機等也是他們童年非常樂于乘坐的移動“玩具”。在他們的成長中出現(xiàn)了距離----遠方的親人、遙遠的海邊、郊區(qū)的田野,交通工具就成了孩子們克服距離、見識空間,從蹣跚學步到想象之國。
帶我去看花花世界
在凱迪克金獎圖畫書《外公的旅程》中,一個年輕人乘著輪船越洋而去,在彼岸開始了新的生活,而且這旅程給女兒、外孫,子子孫孫帶來了深遠的影響---那個時代的這些改變,全拜那輪船的接引。
我喜歡的繪本大師安野光雅有一套《旅之繪本》,用他特有的超級細膩的筆觸將各地的人文風情呈現(xiàn)給我們,不僅讓我們跟隨著安野光雅坐著船,抵達中歐、意大利、英國、美國、西班牙、丹麥和我們中國,了解當?shù)氐娘L景名勝和生活點滴,更讓孩子們在閱讀中培養(yǎng)細膩的觀察能力,認知當?shù)氐娜宋?,并可進行藝術(shù)的熏陶。
那里有我的親人,那里是我的家鄉(xiāng)
在《春神跳舞的森林》中,我們可以乘坐阿里山小火車盤桓而上,將高山族中鄒族的孩子阿地帶到祖先生存繁衍的地方。
《兩列小火車》中,封面的火車站的皮箱—這屬于旅行的專屬物,一個小火車玩具的禮品盒子赫然在目。當旅行箱的主人,又乘坐火車遠走他鄉(xiāng)時,玩具小火車的小主人在寂寥地、懷著對親人的思念,在家里“奔馳”著自己的小火車。
同樣的火車,有時候我們知道親人在那邊,我們可以坐著火車去相見。而有時候,你坐在火車上,不知道自己要在哪安家?誰又會成為自己的親人?一列《開往遠方的列車》,十四個孤兒,五個站臺,一路的希望……
那里有我的朋友
約翰?伯寧罕的筆下的甘伯伯一會兒拉著娃兒們?nèi)ビ魏?,一會兒開著吉普車載著娃兒們?nèi)ザ碉L。船翻了,甘伯伯帶著孩子們游上岸來;車陷泥淖,孩子們雖百般不愿,也全下來推車。甘伯伯對娃兒們完全接納,來者不拒,而且總是說“下次再來!”甘伯伯這樣“寬容”地對待孩子,這是我們所有家長要學習的榜樣。而孩子們在翻船中、在推車中也有了“美妙”的、能浸潤心田的生活體驗。
還有無數(shù)的想往
在圖畫書中,車和船除了可以載我們到這里到那里外,還能滿載我們的相思之情,更可以載上我們的創(chuàng)意想象,穿過思維時空,直抵心中所想。
《逛了一圈》中的一家人開著汽車,在初生的太陽中,一路經(jīng)過小鎮(zhèn)、農(nóng)場、麥田、小山、海邊、沼澤、城市、樓頂,看到店鋪、火車、山路、電線高架、海浪、小屋、橋、高樓大廈、地鐵、電影院、太陽落山,在落日余暉中,一切開始“倒轉(zhuǎn)”,同樣的黑白畫,只需要我們把腦袋倒過來看,哦,把書倒過來看,我們依次看到城市的燈光、仰望樓頂、餐廳、停車場、城市夜空、電線桿、探照燈、焰火、鳥兒、高速公路、雷電、積水、冒煙的工廠、河底隧道、月光大街,然后回家了。說起來不覺得有多奇妙,前后的景物是同樣一幅畫!
要說《逛了一圈》是作者用黑與白讓我們的眼睛來了一趟創(chuàng)意想象之旅,克里斯?范?奧爾斯伯格在《北極特快車》卻是讓我們的思考,隨著那一列只在圣誕之夜出現(xiàn)在孩子們的窗下的列車,展開了浪漫的想象的成長之旅。北極特快帶著一車的孩子“穿雪原、走林海、盤冰山”,唯有“相信”,才可以聽到那銀鈴聲。
還有更出彩的么?
在《神奇的黑板熊》中,出現(xiàn)了更神奇的交通工具—飛船。兒子要爸爸一起上月球,爸爸回答說“我不知道怎么建造太空船呀!”沒關(guān)系,畫在黑板上的熊活了,在黑板上畫出太空船的零件,和孩子一起組裝好。孩子做了很多的準備后,卻只是黑板熊乘坐飛船旅行了。真得么?不信,你看孩子的床頭怎么出現(xiàn)了一顆星星呢?
李一慢,兒童閱讀專家,新閱讀研究所研究員。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