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知秀網(wǎng)小編就給大家?guī)怼百F族”碰上“流氓”會發(fā)生什么?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公元前207年秦朝滅亡后便開始了歷時四年的楚漢稱霸,而楚漢爭霸的主角是項羽和劉邦。
項羽名籍,字羽,泗水下相(江蘇宿遷)人,戰(zhàn)國時代楚國名將項燕之孫,出身名門。項羽發(fā)明馬鐙,也是歷史上大規(guī)模運用騎兵的第一人。項羽公元前209年跟隨項梁起兵,此后渡河救趙歇、巨鹿破章邯王離、分封諸侯、彭城破劉邦、垓下戰(zhàn)韓信、東城快戰(zhàn)僅有十二人斬將奪旗、烏江邊的千古絕唱等,這些著名的戰(zhàn)役都成了項羽三十歲短暫的一生中的注腳,其軍事成就中華歷史上幾乎無人可比,是我國兵家勇戰(zhàn)派的代表人物。
劉邦字季,沛郡豐邑人(江蘇豐縣)人,《漢書》記載劉邦祖上是春秋時期晉國士大夫,到了劉邦這一代已然成了平民。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在大澤鄉(xiāng)起義后,劉邦也起兵,攻占沛縣,投奔項梁。公元前202年在楚漢戰(zhàn)爭中擊敗西楚霸王項羽,建立漢朝。劉邦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戰(zhàn)略家,漢民族、漢文化的開拓者。
這里我們不多談二人的功業(yè),只說說人品。
項羽可以說是一個矛盾的人,他剛腹自用,卻又優(yōu)柔寡斷。他能容忍樊噲的頂撞,卻不能容忍儒生言他沐猴而冠。他寡恩薄情,放逐范增,卻能寬恕呂馬童的背叛,寶馬送亭長,割頭送故人。 項羽有其殘暴的一面,比如《史記》里記載襄城屠城,城陽屠城,坑殺秦軍二十萬等。屠城之事不用分辨,但坑殺秦軍站在項羽和軍事的角度看,這樣做并沒有錯誤,二十萬秦軍都是精銳甲士,萬一造反怎么辦?二十萬人作為俘虜糧草也不是小數(shù)目,所以殺是最好的解決辦法。而火燒阿房宮現(xiàn)在已經(jīng)證明了并非項羽所為。項羽也有其仁慈的一面,比如他俘虜過劉邦的父親,卻沒有殺之。俘虜了劉邦的妻子呂雉兩年多的時間卻秋毫無犯。他心無城府,快人快語,秦始皇出巡“彼可取而代之”豪氣沖天,廣武澗前,為盡快結(jié)束戰(zhàn)爭,想和劉邦單挑。他英雄相惜,無論尊卑,鴻門宴上贊樊噲“壯士”而不擲下手中酒杯放走劉邦。他英雄愛美,情深意重,垓下之戰(zhàn)英雄長歌,美姬應(yīng)和,愛人揮劍自刎,霸王愴然泣下,這些唯美畫面,成為了后人流連忘返的千古絕唱。就連漢朝陳平都說:項王為人,恭敬愛人,士之廉節(jié)好禮者多歸之。
劉邦是一個為了大業(yè)而毫不心慈手軟的人,可以說萬物皆可拋?!妒酚洝酚涊d年輕時的劉邦“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產(chǎn)作業(yè)。”就是說劉邦從不從事生產(chǎn)作業(yè),而為人還非??犊?,在古代既然不從事作業(yè)生產(chǎn)拿什么來慷慨呢?從這里可以看出劉邦年輕時就是一個市井無賴。而劉邦屠城的記錄比項羽還多,“南攻潁陽,屠之”,“屠煮棗。 屠胡陵”,“ 擊陳豨,屠馬邑”,“屠城父”等,這些記錄均出自《史記》、《資治通鑒》等書,均可考。而公元205年劉邦在被項羽追擊的時候更是把自己的兒女從馬車上推了下去,其目的只是為了減輕重量,自己好能跑得快些。項羽劉邦交戰(zhàn),項羽揚言要煮了劉邦的父親,而劉邦居然說“必欲烹而翁,則幸分我一桮羹”,其為了大業(yè)不計一切的做法令人思之膽寒。劉邦貪圖享樂,一打進咸陽,就跑進秦王的后宮,胡天胡地。劉邦意志消沉,逃到下邑的時候,居然自暴自棄地說,關(guān)東我不要了,你們誰打下來就是誰的。劉邦對待手下也是“漢王慢而侮人,罵諸侯如罵奴耳,非有上下禮節(jié)也”。
總得來說,劉邦是一個為了大業(yè)不顧一切的人,他有著雄視天下的目光和耐心,不計較一時成敗。劉邦就像一個打不死的小強一樣,屢敗屢戰(zhàn),屢戰(zhàn)屢逃,但最后卻能取得勝利。而項羽固然尤其性格上的弱點和剛愎自用,任人唯親以及其政治上的短視,但項羽卻顯得比劉邦有人情味的多。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