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知秀網(wǎng)小編就給大家?guī)砉糯某浅厥窃趺窗l(fā)展起來的?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古代人打仗遇到城池為什么不繞著走,而是要打下來?這個問題其實和古代的軍事防御有關(guān),古代為了防范外敵入侵,在很多地形險要的地方修筑了堡壘、要塞,這些地方由于駐守著軍隊和一些軍官的家屬,于是就慢慢發(fā)展成為小城鎮(zhèn)了。
既是軍事要塞,也是一個城池,所以敵軍面對這些地勢險要的城池的時候,沒有別的路可走,只能攻克,所以在古代打仗的時候都是像游戲過關(guān)一樣,一關(guān)接著一關(guān)打,因為沒有繞道的可能性。
因為這種關(guān)口一般都是借助地形地物建成的,具有“一夫當關(guān)萬夫莫開”的威力,所以只能千方百計地攻克,卻沒有任何道路可以繞過去。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的確有路可以繞道而行,但是容易遭到敵軍的突襲,《三國演義》里的張飛和諸葛亮約定各自出發(fā)在雒城見面,張飛走山路,諸葛亮走水路,張飛進兵巴郡,老將嚴顏駐守,久攻不下,張飛心生一計智擒嚴顏。
張飛讓士卒去打探道路,結(jié)果找到一條小路,準備從這里繞過巴郡,這個消息被嚴顏刺探到了,于是嚴顏準備劫掠張飛的輜重,萬萬沒有料到張飛使得是一個誘敵深入之計,把前來突襲的嚴顏給生擒活捉了,這就是一個證明關(guān)口小路不能走的反例。
一般情況下,軍隊在攻不下關(guān)口的時候,很少會選擇繞道,因為繞道走很容易遭到對方的襲擊。再說,既然是進攻,進攻的一方對敵人的后方的地形地物不會太熟悉,一旦繞道走很有可能陷入被動,而遭到消滅。張飛抓住了這一點反其道而用之,于是取得了勝利。
張飛抓住嚴顏之后又把老將嚴顏給放了,嚴顏十分感動,帶領(lǐng)張飛前進,沿路的守軍都是嚴顏的部下,于是紛紛投降,使張飛比諸葛亮早到雒城,令諸葛亮大吃一驚,這一路上的關(guān)口如果不被招降,那就都是張飛的敵人,那么即使他繞過巴郡,也會產(chǎn)生一個新問題。
張飛如果繞過巴郡,那么他就進入了一個巨大的包圍圈,前進的道路上有敵軍,后退的道路上也有敵軍,一旦敵人前后夾擊,張飛的處境就十分危險了,所以這也就是繞過關(guān)口前進所面臨的一個腹背受敵的問題。
所以軍隊在進軍途中一般不會繞過敵人的關(guān)口前進,古代的防御工事要么是成掎角之勢,就是不在一條直線上的幾個防御要塞互相呼應,共同對敵;要么是前后呼應之勢,利用烽火臺、旗幟、燈火等互相聯(lián)絡,共同對敵。在這樣的情況下,輕易繞過敵人的關(guān)口,很可能會陷入包圍,造成失敗。
除了有可能被敵人切斷退路之外,還有可能被切斷補給通道,古代的軍隊打仗都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軍需供給十分重要,如果進軍的部隊繞過敵人的關(guān)口,很可能被敵人切斷后勤補給的通道,使軍隊陷入絕糧的境地,很容易造成軍隊的混亂。特別是在人煙稀少的邊塞,更是容易陷入絕境,連運糧都無法做到,很容易遭到失敗。
正是由于以上幾個方面的原因,造成古代軍隊在攻打城池時,不會輕易繞道前進。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