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置胎盤幾個月最危險
一般情況下前置胎盤在孕晚期(即懷孕8-10個月)的時候是最危險的,如果在孕晚期出現(xiàn)前置胎盤,前置胎盤醫(yī)生會根據(jù)懷孕時間、出血的嚴重程度以及你和胎兒的情況,決定下一步該怎么做。如果你有出血的情況發(fā)生,而且你的血型是Rh陰性,那么,除非寶寶的父親也是Rh陰性,否則你應該注射一針Rh免疫球蛋白,如果你已經(jīng)接近足月,醫(yī)生會立即采取剖宮產手術把寶寶娩出。前置胎盤的危害主要有一下幾點:
1、產后出血
生產后子宮下段的胎盤肌肉松弛無力,附在此處的胎盤分離后,血竇很難緊閉,易導致產后出血。
2、植入性胎盤
子宮蛻膜發(fā)育不成熟,胎盤絨毛就會植入子宮肌層,形成植入性胎盤,胎盤無法完全剝離會導致出血。必要時需要切除子宮來止血,并輸血急救。
3、產褥感染
患有該癥后,胎盤的剝離面離宮頸外口距離很短,細菌就會趁機通過陰道進入剝離面。如果產婦的抵抗力低下,就很容易被感
4、寶寶體重偏低
患有此癥的孕婦,生出的孩子可能會體重偏低,因為寶寶在宮內的發(fā)育受到限制。
5、早產及圍產兒死亡率增高
此癥易導致早產,嬰兒死亡率很高;產婦休克,嬰兒也會缺氧而死;早產兒的生活能力較差,產后死亡率也很高。另外,分娩過程中,若胎盤受損,小葉被撕,嬰兒會失血、窒息。懷孕末期如果發(fā)現(xiàn)s.c有出血癥狀,要趕快找醫(yī)生就診,把危險降到最低。
2.前置胎盤的癥狀
1、癥狀妊娠晚期或臨產時,發(fā)生無誘因的無痛性反復陰道流血是前置胎盤的主要癥狀,偶有發(fā)生于妊娠20周左右者。
出血是由于妊娠晚期或臨產后子宮下段逐漸伸展,宮頸管消失,或宮頸擴張時,而附著于子宮下段或宮頸內口的胎盤不能相應地伸展,導致前置部分的胎盤自其附著處剝離,使血竇破裂而出血。
初次流血量一般不多,剝離處血液凝固后,出血可暫時停止,偶爾亦有第一次出血量多的病例。隨著子宮下段不斷伸展,出血往往反復發(fā)生,且出血量亦越來越多。陰道流血發(fā)生時間的早晚、反復發(fā)生的次數(shù)、出血量的多少與前置胎盤的類型有很大關系。
①完全性前置胎盤往往初次出血的時間早,約在妊娠28周左右,反復出血的次數(shù)頻繁,量較多,有時一次大量出血即可使患者陷入休克狀態(tài);
②邊緣性前置胎盤初次出敵國發(fā)生較晚,多在妊娠37~40周或臨產后,量也較少;
③部分性前置胎盤初次出血時間和出血量介于上述兩者之間。
④部分性或邊緣性前置胎盤患者,破膜有利于胎先露對胎盤的壓迫,破膜后胎先露若能迅速下降,直接壓迫胎盤,流血可以停止。由于反復多次或大量陰道流血,患者可出現(xiàn)貧血,貧血程度與出血量成正比,出血嚴重者可發(fā)生休克,胎兒發(fā)生缺氧、窘迫,甚至死亡。
2、體征患者一般情況隨出血的多少而定,大量出血時可有面色蒼白、脈搏微弱、血壓下降等休克現(xiàn)象。腹部檢查:子宮大小與停經(jīng)周數(shù)相符,因子宮下段有胎盤占據(jù),影響胎先露入盆,故先露部高浮,約有15%并發(fā)胎位異常,尤其為臀位。臨產時檢查:宮縮為陣發(fā)性,間歇期子宮可以完全放松。有時可在恥骨聯(lián)合上方聽到胎盤雜音。
3.前置胎盤的孕婦注意事項
1、孕婦應減少活動,臥床休息以左側臥位為宜,如有腹痛、出血等不適癥狀,立即就醫(yī)。
2、避免進行增加腹壓的活動,如用力排便、頻繁咳嗽、下蹲等,避免用手刺激腹部,變換體位時動作要輕緩。
3、保持外陰清潔,會陰部墊衛(wèi)生清潔墊,勤換內褲,預防感染。
4、飲食應營養(yǎng)豐富、全面多食含鐵較高食物,如棗、瘦肉、動物肝臟等預防貧血。長期臥床為避免便秘應增加蔬菜水果的攝入,養(yǎng)成定時排便的習慣。
5、長期臥床者應適當肢體活動,家屬可協(xié)助給予下肢按摩,以預防肌肉萎縮,防止血栓形成。同時每日進行深呼吸練習,鍛煉肺部功能,預防肺炎的發(fā)生。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