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襄樊之戰(zhàn)很感興趣的小伙伴們,知秀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東漢末年的襄樊之戰(zhàn),亦稱為關羽北伐、襄樊戰(zhàn)役或荊州爭奪戰(zhàn),指的是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劉備部將關羽率軍從荊州南郡出兵,進攻曹魏占據的襄陽、樊城的一次重要戰(zhàn)役。此戰(zhàn)中,關羽先是圍困襄陽、樊城。于禁督七軍三萬人救援樊城,卻遭遇了“霖雨”、“漢水泛溢”,以致于水淹七軍。關羽趁機乘船進攻,俘獲于禁等人,重創(chuàng)曹魏,威震華夏。
對此,《晉書 帝紀一》中記載:“是時漢帝都許昌,魏武以為近賊,欲徙河北?!?也即水淹七軍之后,關羽的威名震動了整個中原。曹操認為漢獻帝在許都,與關羽率領的兵馬比較臨近,打算遷都避其鋒芒。由此,非常明顯的是,雖然曹魏是魏蜀吳三國之中最強大的一方,但是,在襄樊之戰(zhàn)中,曹操卻難以和劉備的部將關羽相抗衡。值得注意的是,在之前的官渡之戰(zhàn)中,面對實力差距懸殊的袁紹,曹操都沒有要遷都來避其鋒芒,現(xiàn)在,關羽只是水淹于禁率領的七軍,就讓曹操如此驚恐不已。那么,問題來了,襄樊之戰(zhàn),關羽只是水淹于禁七軍,為何就能威震華夏呢,也即為何能夠給曹操帶來這么大的壓力呢?
一
首先,在筆者看來,在襄樊之戰(zhàn)爆發(fā)前,劉備和曹操剛剛結束了漢中之戰(zhàn)。對于漢中之戰(zhàn)來說,持續(xù)了兩年之久,并讓曹操損失了夏侯淵等大將,以及丟掉了堪稱兵家必爭之地的漢中。不過,即便如此,漢中之戰(zhàn)的失敗,也沒有讓曹操感受到非常大的壓力,更沒有想要遷都來避鋒鋒芒。而在襄樊之戰(zhàn)中,雖然曹仁鎮(zhèn)守的樊城岌岌可危,不過,自始至終,關羽都沒能攻破曹仁鎮(zhèn)守的樊城。至于于禁率領的七軍被俘獲,加上龐德的被殺,確實會讓曹操非常心疼,但是,考慮到曹魏陣營人才濟濟,這些損失顯然不會讓曹魏武將傷筋動骨。對此,在筆者看來,襄樊之戰(zhàn),關羽之所以會威震華夏,迫使曹操差一點遷都,原因主要分為以下幾點。
一方面,這是因為襄樊及其背后的南陽盆地,具有非常重要的地理位置。對于漢末三國時期的襄樊,也即今湖北省襄陽市一帶,正好處于一個盆地的十字路口,南北貫通,要經過這里;東西貫通,也要經過這里。四周的各條道路,都匯聚于此,繞不過去。所以,在赤壁之戰(zhàn)后,曹操雖然丟掉了荊州的大部分地區(qū),卻派遣重兵鎮(zhèn)守襄樊,目的就是為了避免孫權或者劉備攻占此地。
二
從襄陽向北,是南陽盆地。向東北方向,過伏牛山和桐柏山之間的方城通道,即可進入真正意義上的中原地帶。如果關羽成功攻占襄樊的話,那么,接下來就是平頂山,再往東北,就到許昌了。這就是為什么關羽在襄陽、樊城水淹七軍以后,嚇得曹操差一點從許昌遷都。沒辦法,人家一腳把通向中原的大門給踹開了,“威震華夏”四個字,可不是沒來由的,也即是符合當時情況的。
另一方面,在于禁率領七軍支援襄樊之前,關羽就已經擊敗了曹仁,將其圍困在襄樊一帶了。換而言之,這意味著曹仁在正面較量上,根本就不是關羽的對手,不然也不會成為被包圍的一方了。眾所周知,曹仁作為曹魏宗室的武將,一直深得曹操的器重??墒?,曹仁的表現(xiàn),卻難以令曹操感到滿意。更為關鍵的是,現(xiàn)在,曹操派出了曹魏五子良將中的于禁,率領七軍來支援襄樊。結果,于禁被關羽俘獲,龐德被關羽斬殺,而于禁率領的七軍,自然成為關羽麾下的兵力了。因此,此消彼長之下,關羽麾下至少擁有6萬大軍了,這顯然是不可小覷的勢力了。
三
在夷陵之戰(zhàn)爆發(fā)時,劉備總共率領了5萬兵馬,就足以令東吳上下非常憂慮了。現(xiàn)在,關羽本來擁有3萬兵馬,又因為俘獲了于禁率領的七軍(大約3萬人),從而擁有了6萬左右的大軍。從這一角度來看,曹操對關羽的勢力感到憂慮,甚至是驚恐不已,無疑是一件非常合理的事情。當然,更為關鍵的是,在于禁被俘,龐德被殺之后,曹操實際上能夠支援襄樊的兵馬和武將,都到了比較緊缺的時刻了。在襄樊之戰(zhàn)爆發(fā)時,曹魏五子良將中的樂進已經去世,張遼需要鎮(zhèn)守合肥,張郃則協(xié)助曹真鎮(zhèn)守關中等地。所以,曹操只能派出徐晃再次支援襄樊。
一定程度上,如果徐晃也被關羽擊敗的話,那么,當時的曹操真可謂無計可施了。從漢中之戰(zhàn)到襄樊之戰(zhàn),曹操在短短一時間內連吃兩場敗仗,損失了諸多武將和兵馬,再加上曹操自己的身體狀況,這可以說是來到了內憂外患的關鍵時刻了。在此基礎上,關羽的北伐襄樊,確實起到了威震華夏的效果。除此之外,關羽之所以能威震華夏,也是因為中原之地已經出現(xiàn)了響應關羽的叛亂了。
四
最后,在水淹于禁七軍之后,曹仁與將士們盟誓,齊心合力,堅守樊城。城中兵馬只有數千人,未被水淹沒的城墻也僅有幾尺高。關羽乘船至城下,立即將樊城重重包圍,使其內外斷絕。關羽又派別的將領把將軍呂常包圍在襄陽。荊州刺史胡修、南鄉(xiāng)太守傅方都投降了關羽。對于曹操任命的荊州刺史胡修等人,已經因為直接背叛了曹魏,歸降了關羽,這顯然意味著在曹魏的文臣武將中,出現(xiàn)了不看好曹魏的情況了。
公元219年十月,陸渾民孫狼等作亂,殺死了縣主簿,向南歸附關羽。關羽授給孫狼官印,給他兵馬,讓他去擾亂曹魏。此時許都以南的梁郟、陸渾群盜,紛紛接受關羽的印號,“為之支黨”,關羽的威名震動了整個中原。也即在水淹七軍之后,曹魏的許昌等地,已經出現(xiàn)了響應關羽的叛亂。那么,非常明顯的是,等到關羽攻破襄樊,順利進入到南陽盆地之后,就能夠和這些叛亂勢力內外呼應。并且,當時曹操、曹丕還沒有完成篡漢自立的最后一步,也即沒有迫使?jié)h獻帝劉協(xié)退位。那么,真的等到關羽大軍包圍許都的時候,忠于漢獻帝劉協(xié)的文臣武將再配合關羽起事,這無疑會給曹魏帶來滅頂之災了。綜上,關羽的水淹七軍,讓看似龐大的曹魏,遭到了內憂外患的險境,如果不是后來孫權派遣呂蒙偷襲荊州,曹操真的需要遷都來避其鋒芒了。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