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清朝的錢嗎?知秀網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在晚清時期,經歷了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緊接著鎮(zhèn)壓太平天國,鎮(zhèn)壓太平天國時朝廷國庫已經空了,曾國藩很無奈,只能在地方籌集的軍餉。朝廷的收入主要來源農民的賦稅,但清末民不聊生,收上來的賦稅也并不是很多,只能維持朝廷里的花銷,主要花在慈禧老太太的身上。
甲午戰(zhàn)爭
在甲午戰(zhàn)爭之前,慈禧一人每天的生活費大約是4萬兩白銀,但當時正值慈禧太后60大壽前期,大臣們都明白,戰(zhàn)爭可以打不過,但老太太生日如果過不好,那是要掉腦袋的,老太太60大壽,朝廷里大大小小的官員為老太太花費了一千萬多萬兩白銀,當時甲午戰(zhàn)爭的主力戰(zhàn)艦定遠號和鎮(zhèn)遠號共計花費不過300萬兩,老太太一個生日的花費,能再買三對主力戰(zhàn)艦。換句話說,朝廷如果一心抗敵,籌集戰(zhàn)款,甲午不一定能慘敗。
甲午戰(zhàn)爭
賠款的錢從哪來呢?拿辛丑條約來說,辛丑條約一共賠了4億5千萬兩白銀,分三十九年還清,本息合計9億8千萬兩。也就是說可以分期還款,但是利息非常的高,是本金的二倍還要多,估算了一下,每年還款2500萬兩,39年還清,但對于那時的清政府,根本沒錢還,怎么辦呢,向歐洲的銀行貸款,拆了東墻補西墻。
辛丑條約
后來這些賠款也都沒賠完,只賠了幾年,德國在一戰(zhàn)以后戰(zhàn)敗,中國是戰(zhàn)勝國,所以我們就不賠啦,俄國革命了,列寧同志說欠我的錢我都不要啦,中國人民就不賠啦。列寧同志當時轉過頭對法國說:我們欠你們的錢也不給啦,所以最痛苦的是法國人。給美國的錢呢,美國還回來了。美國有一個庚款返還運動,在中國建了一個叫清華學堂的機構,后來升級為清華大學。而且清華大學畢業(yè)的學生全部赴美留學,提供全額獎學金。如錢學森、胡適。英國人馬上跟美國人學,庚款留英,法國庚款留法,比利時,庚款留比,清末到民初成長出來的一批大師級的人物,幾乎人人都是跟庚款有關。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