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安全教育永遠是第一位,孩子和父母走丟了怎么辦?趙薇有部很賺人眼淚的電影,叫做《親愛的》,講的是一對夫婦艱辛的尋子歷程。說實話,我到現(xiàn)在都沒有勇氣去看。下面看看這個小男孩的應(yīng)對堪稱范本。
為人父母之后,最怕聽到“孩子丟了”這類的事情,每次都想捂著耳朵搖頭——我不聽、我不聽——但其實,作為父母的我們更該做的,并不是一味地逃避這些負能量信息,而是該做好防范。
?? 親身經(jīng)歷!那年我懷著孕,有天和老公出門逛街。
在商店外遇見這個小男孩,大概六、七歲,掛著胸牌,目測是來北京旅游。
他看到我和老公,徑直走到我們跟前,很有禮貌地說:“你們好,我和爸爸媽媽走丟了,可以借一下手機嗎?我要給他們打個電話!”
老公趕緊掏出手機,沒電!而我沒帶!
老公這時想去拉小男孩的手,說:“來,我?guī)闳ド虉鰪V播室,廣播找你爸媽。”
小男孩謹慎躲開了老公伸過來的手,搖頭拒絕。
他四處望了望,看見一個坐在路邊椅子上玩手機的大叔。
小男孩指指大叔,對我老公說:“你可以找他借手機嗎?”
老公借到手機,遞給小男孩。小男孩撥通家人的電話,順利找到了爸媽。
最后,他向我們表示了感謝,就去和家人匯合了。
小男孩打電話說的粵語,應(yīng)該來自廣東或香港。
他整個應(yīng)對過程氣場十足,鎮(zhèn)定自若,讓我震撼。當時我就暗暗對肚子里的小寶寶說:“以后一定要照這個樣子教你!”
讓我們來劃一下重點,看看有哪幾點必須要讓自己的小孩學(xué)習(xí)!
①
遇事一定要冷靜
這個小男孩,如果不是他告訴我們,從表情上根本看不出是和父母走丟了。
曾在公園見過一個差不多大的小男孩,也是走丟,只知哇哇大哭,引來保安和一圈著急的路人,卻束手無策!
孩子走丟后如果慌張大哭,讓周圍人都知道自己找不到家人了,既可能吸引來保安和熱心的路人,也可能吸引來不懷好意的人!
②
尋找合適的求助對象
為什么小男孩一開始不向玩手機的大叔尋求幫助呢?
我當時是明顯的孕婦,一對準父母看起來明顯要比中年大叔可靠。
告訴孩子,在找不到穿制服的工作人員時,帶著小孩的爸爸媽媽或爺爺奶奶可以是求助對象,單身成年男性則應(yīng)當遠離。
③
熟記父母電話
對于父母電話和報警電話,孩子要熟記到張口就來的程度。
前面那個在公園走丟的小男孩,好幾個路人掏出手機說可以幫忙聯(lián)系他的父母,可是小男孩沒法提供電話號碼。
④
不和陌生人有肢體接觸
當我老公想去拉他的手時,小男孩敏感地避開了。
對于小孩和女人來說,在外面,千萬別讓不認識的人有機會拉住你的手!
被人牽手拖走,就算掙扎哭鬧,路人也以為多半是家庭內(nèi)部矛盾,不會干預(yù)!
⑤
獨立思考并解決問題
小男孩在知道我和老公沒法借手機給他后,拒絕了我們提出的去廣播室的建議,而是“指揮”我老公向另一個人借手機。
他堅持了自己最開始的處理方案,沒有因為成年人的建議而改變。
要訓(xùn)練孩子獨立思考、判斷、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果認為成年人的意見違反了自己的原則,鼓勵孩子拒絕。
⑥
絕對不要跟陌生人走
這點是重中之重,當我老公提議去廣播室的時候,小男孩一刻也沒有猶豫,果斷拒絕。
一定一定告訴孩子,當不認識的人試圖帶你去一個封閉的空間,無論是車里還是房間,堅決說“不!”。
再講一個事兒,也是親身經(jīng)歷。
我讀中學(xué)時,晚自習(xí)下課后要坐班車回家。有天晚上,老師拖堂,我沒趕上班車。
我到“黑摩的”司機那里求助,沒人搭理。
我快急哭了,這時出來一個叔叔,說可以載我回家。我很感激……地上了車。
從學(xué)校到家,要經(jīng)過一段老國道,沒有路燈,烏漆麻黑的。
我當時有點害怕。突然,我看見有個人騎著自行車迎面而來。交錯的那一剎那,我莫名覺得那可能是我爸爸,就叫了一聲:“爸爸!”
很幸運,故事的結(jié)局是,那個騎自行車的人真的就是我爸爸,我坐著爸爸的車,毫發(fā)無損回到了家。
二十多年后回想起來,仍然后怕。十二歲的小姑娘,月黑風(fēng)高夜,坐上陌生人的摩托車……
這種情況,家長在第一天上學(xué)前,至少該告訴孩子三點:
① 晚上如果沒坐上班車,原地等父母來接!(我爸媽完全沒想到這個情況)
② 在路燈下亮的地方等!在過往行人能看見的地方等!
③ 最重要的一點:等的過程中,不跟任何人走?。ň退氵@件事后,我爸媽也完全沒有當回事,沒有對我進行必要的安全教育。)
孩子的幼兒園,曾經(jīng)做過一個實驗。
讓孩子們不太熟悉的老師喬裝成一個陌生人,到班級跟一個小朋友說:“你爸爸媽媽今天有事,讓我?guī)闳プ嘬嚮丶?,跟我走吧!?/p>
小朋友站起來就跟她走。
班上老師趕緊拉住他說:“可是你爸爸媽媽沒有跟我說過,今天讓這個阿姨來接你?!?/p>
這邊,喬裝的老師開始催促:“快走吧,班車等著呢,我?guī)闳フ野职謰寢??!?/p>
小朋友想了想,還是站起來跟她走了。其他小朋友拉住他。
“你不能跟她走?!?/p>
“你不認識她?!?/p>
“她可能是壞人?!?/p>
可是這個小朋友還是義無反顧地,跟她走了。
對小朋友來說,過來一個人,說帶你找爸爸媽媽,可能就真的就跟著走了。
所以,“不跟任何人走!”這句話,說一次不夠,要時常給孩子說。
單單說不夠,要模擬各種場景,跟孩子以游戲的方式示范。直到這一點深深地、深深地印刻進孩子心里。
那么,陌生人不能跟著走,熟人行不行呢?也不可以!
要讓孩子牢記,除非爸爸媽媽親自跟你說,“你可以跟這個叔叔或者阿姨出去玩一會兒!”否則就算是認識的人,也不可以跟。
報紙上曾經(jīng)刊登過:2013年,湖南岳陽縣一個鎮(zhèn)的三個孩子,上學(xué)路上失蹤。他們就是被同村的熟人騙到車上,實施綁架,最終被害。
在我家孩子剛會說話時,我就讓他背我和他爸的電話號碼,過幾天抽查一次。
出門前,我會叮囑他:
人多的地方必須拉住媽媽手。萬一走丟了,不許哭,不許嚷嚷,要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找到爸爸媽媽。
找離你最近的穿制服的叔叔,如果沒有,找?guī)е∨笥岩黄鸬氖迨灏⒁袒驙敔斈棠?,借他們手機打電話。
然后在原地不動,等媽媽來找你!
不可以跟任何人走,不可以上別人的車,不可以跟別人進到房子里!
最后,我還要問他:“如果有個叔叔拿著很好吃的巧克力,說帶你找爸爸媽媽,你會跟他走嗎?”
在我無數(shù)次的教育下,他現(xiàn)在知道:“不能跟他走,可能是壞人!”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