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死后一年才下葬,背后是什么原因呢?下面知秀網(wǎng)小編為大家?guī)碓敿毜奈恼陆榻B。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大一統(tǒng)的封建王朝。在康熙、雍正、乾隆幾個皇帝手中,清朝發(fā)展迅速,經(jīng)濟文化一度達到巔峰。在嘉慶以后,清朝逐漸走向衰落,等到了同治皇帝即位的時期,他的母親慈禧發(fā)動政變,開始了垂簾聽政的時代。
慈禧在入宮時只是一個蘭貴人,但是卻憑借著姿色以及手段,得到了咸豐皇帝的恩寵,并因此懷上咸豐的唯一一個兒子 ,也就是后來的同治帝。后來咸豐很早就去世了,慈禧憑借著唯一一個龍種,登上了西太后的位置,開始了她專權(quán)的一生。
在慈禧還在位的時候,就很重視她的陵墓修建工作。按照規(guī)矩,她百年之后應該是和東宮太后慈安一起安葬在一個皇后陵中。但是她強行改變了這個規(guī)則,修建了兩座皇后陵,因此也多花費了500多萬兩白銀。
慈禧還因此大興土木,挪用軍隊經(jīng)費。當清軍面對列強侵略軍的時候,最終在強大外國軍隊面前快速潰敗,給中華民族帶來了無盡的苦難。
為什么慈禧死后近一年,她才被下葬呢?這是有很多方面的原因的。
首先,因為慈禧多次整修她的陵墓,因此她死時陵墓仍然沒有整修完畢,因此還不能下葬。
其次,在慈禧死之前,光緒皇帝也同時去世了。根據(jù)先后順序,應該先將光緒下葬。又因為他們都是突然死亡的,所以都是臨時準備,這耗費了大量的時間。
最后,不管是名譽的皇帝還是實際的掌權(quán)者都死了,國家當然需要繼承人,因此年僅三歲的溥儀被扶上了皇位。新皇帝登基自然是需要登基儀式的,這也需要時間和人力、物力,所以慈禧的葬禮被安排在了最后。
雖然慈禧的下葬等了一年,但是她的葬禮卻十分奢華,隨葬品、祭品數(shù)不勝數(shù),送葬隊伍也是十分的壯大。因此在出殯當天,許多百姓都來看熱鬧,但是他們卻聞到了一股惡臭,這是怎么回事呢?
慈禧的尸體之所以在一年時間里沒有腐壞,這是因為在我國古代就有很多的辦法去保存尸體了。為了更好地保存慈禧尸體,人們用了大量的冰塊進行降溫,在這種類似冷室一樣的環(huán)境下,慈禧的尸體得到了很好的保存。
再加上慈禧的棺材密封良好,身體也上了防腐劑,這就更好地保持了她的尸體的完整。這一套保存尸體的流程,使得慈禧的尸體體能保存到下葬之時。
至于慈溪的尸體為什么在運下葬運送途中會臭氣熏天,那是因為從宮殿去墓室的路程是十分遙遠的,葬品,禮樂等都需要大量的車馬去運送,而這些車馬牲口在路上該尿的尿,該拉的拉,最終導致路上全都是牲口的糞便,因而會發(fā)出臭味。
還有一些祭品,在路上也發(fā)出了餿臭味,這些混在一起自然就臭氣熏天。就連太監(jiān)李連英在路途中都是捂著嘴的。當時的臭味是什么都擋不住的!
當然,慈禧的出殯不同于普通人的出殯,就她的出殯引來了無數(shù)圍觀的群眾,他們也發(fā)出了各種各種各樣的氣味。
慈禧從1908年去世,直到1909年11月9號才舉行葬禮,這中間間隔一年時間。她在下葬當天,發(fā)出臭氣熏天的原因,與她“遺臭萬年”的原因很相似。
慈禧是晚清的實際統(tǒng)治者,而晚清是中國歷史上最屈辱的一段時期。人們很自然地把晚清屈辱的原因與慈禧的所作所為掛上勾來。
慈禧在葬禮上發(fā)出臭氣熏天的氣味,正好與她在歷史上的反面作用相類似。這教育我們,一定要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添磚加瓦,不要做中華民族“臭氣熏天”的罪人!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