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秀網小編知道讀者都很感興趣成語“擊楫中流”是什么意思?“擊楫中流”有什么歷史典故?今天給大家?guī)砹讼嚓P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擊楫中流】故事的主人公:
祖逖(266年-321年),字士稚,范陽遒縣(今河北淶水)人,東晉軍事家。
【擊楫中流】是什么意思?
比喻立志奮發(fā)圖強。
【擊楫中流】出自哪里?
明·韓守益《蘇武慢·江亭遠眺》:“擊楫中流,投鞭思濟,多少昔時豪杰?!?/p>
【擊楫中流】詞語辨析:
【擊楫中流讀音】:jī jí zhōng liú
【擊楫中流的近義詞】:中流擊楫、中流擊枻
【擊楫中流的反義詞】:萎靡不振
【擊楫中流用法】: 動賓式;作謂語
【擊楫中流】如何造句:
1、陰霾的天氣海浪望風響應掀起狂潮,勇敢的海燕擊楫中流穿越怒濤。
2、擊楫中流,泱泱大風,決勝疆場,氣貫長虹,古今多少奇丈夫。
3、我有寶刀,慷慨從戎,擊楫中流,泱泱大風!
4、和平環(huán)境下,讓官兵走在準備打仗的路上生活在準備打仗的環(huán)境,才能牢固樹立枕戈坐甲擊楫中流的打仗思想。
【擊楫中流】典故:
晉元帝在江南建立東晉,北方及中原的大部分土地被外族所占。祖逖準備率軍收復中原,朝廷只給他奮威將軍的虛名,祖逖率領他的100多家人渡江北伐,在江中中流擊楫,發(fā)誓收復中原。
后來他果真收復大片失地,但東晉根本無心抗戰(zhàn),晉祖逖帥師北伐,渡江于中流,敲擊船槳立下誓言:不清中原不罷休。見《晉書·祖逖傳》。后因以“擊楫中流”稱頌收復失地報效國家的激烈壯懷和慷慨志節(jié)。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