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xiàn)在這個快節(jié)奏的社會當中,很多人都缺少和同伴之間的交流,有一些人由于過于孤獨寂寞,選擇養(yǎng)寵物陪伴自己。其實并不是現(xiàn)代人會養(yǎng)寵物,早在古代古人就已經(jīng)開始養(yǎng)寵物了。在唐朝不管是貴族還是平民百姓,都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
在現(xiàn)代人的心目當中,唐朝一直是一個很強盛的朝代,也是在這個時候中國成為了世界中心。除了在國力上立于世界之外,一些貴族的生活豐富多彩,他們的日常生活以及活動方式都給現(xiàn)代人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就比如唐朝時期人們就喜歡養(yǎng)寵物。
其實不管是古代還是現(xiàn)代,寵物在人們的身邊充當?shù)氖桥惆檎叩慕巧?,是很多人生活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是一般養(yǎng)寵物的家庭條件都還可以,不然連溫飽問題都解決不了的話,又怎么保證寵物們的花銷呢?那么,唐朝時期古人都喜歡養(yǎng)什么寵物呢?
深受歡迎的鸚鵡
很多人都知道鸚鵡是一種又聰明又可愛的鳥,在網(wǎng)上有很多有關(guān)鸚鵡的搞笑視頻,這種鳥不僅外表顏色非常鮮艷,還會學(xué)人說話,在唐朝時期是很多貴婦喜歡的寵物。
那個時候?qū)m廷里非常流行養(yǎng)鸚鵡,這些鸚鵡都由那些外邦國家或者是地方官員上供而來。如果是從西域進貢的話一般都是天竺,波斯等國家。而如果是從國家內(nèi)部進攻上來的,一般都在嶺南地區(qū)。
根據(jù)唐朝相關(guān)史料的記載,嶺南曾經(jīng)進貢了一只鸚鵡,這只鸚鵡知名度很高,渾身雪白,并且非常聰明,能說會道。同樣,這只鸚鵡也受到了楊玄宗以及楊貴妃的喜愛,并且他們還給這只鸚鵡取了個名字,叫做“雪衣女”。由于這只鸚鵡非常聰明,平時人教它一些詩詞也能熟練地背出來,比普通小孩還要聰明。
只可惜這只鸚鵡并沒有活多久,被另外一只非常兇猛的老鷹給弄死了。對于這件事情皇宮里的人都非常惋惜,甚至還為這只鸚鵡建了一座專門的鸚鵡冢。從這樣的舉動可以看出來,這只鸚鵡在皇宮當中的地位非常高。
不過,生活在皇宮里的宮女和太監(jiān)們都非常害怕這種鸚鵡,因為鸚鵡可以學(xué)人說話,如果不小心哪天在鸚鵡面前說了小秘密,被鸚鵡說出來了,也會帶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除了宮廷內(nèi),民間也有一些富裕人家也會養(yǎng)鸚鵡。那個時候的人們都非常向往家中有鸚鵡,并且有美人作伴,在月光之下賞酒逗鸚鵡。
甚至還有人寫出了有關(guān)鸚鵡的悲傷故事。有一個女子養(yǎng)了一只鸚鵡,他們之間的感情很深,在平常的生活當中也會對話。但是由于意外女子不幸去世,鸚鵡悲痛萬分,開始絕食,最后隨著主人而去。從這樣的小故事也可以看得出來,當時有很多人喜歡養(yǎng)鸚鵡。
唐朝女性酷愛猧子
在我們的印象當中,對于猧子這樣的寵物并不常見。其實這是一種從西域進貢來的小狗,但是由于沒有詳細的記載,所以我們并不知道具體是從哪個國家傳來的。這種小寵物在唐朝時期就成為了貴族們的心頭好。
這種小動物由于體型比較嬌小,外表很可愛,所以得到了人們的青睞,并且成為了很多人的貼身陪伴。不管是在詩歌當中,還是在畫卷當中都能看到這樣的小狗。
曾經(jīng)還有關(guān)唐玄宗的故事,皇帝李隆基經(jīng)常與大臣一起下棋,讓人在旁邊彈琵琶,而楊貴妃就在一旁看著他們的下棋,順便把自己的小狗也放在了旁邊。有一次李隆基眼看馬上就要輸了,沒想到這個時候小狗突然跳上了棋盤,把這盤局給攪了,李隆基在看到之后非常高興。
從這個小故事可以看出來,這種小狗在皇宮里面也非常受寵,就連當時寵冠后宮的楊貴妃也會飼養(yǎng)。從史料的記載來看,這種小狗很有可能來自西域的康國。陪伴著李隆基下棋的是哥舒翰,由此也看得出兩個人的關(guān)系非常不錯,經(jīng)常在一起玩樂。同時也看得出來,皇帝其實是非常要面子的,不希望自己輸棋。從側(cè)面也反映出了哥舒翰與皇帝關(guān)系很好,就連皇帝的棋也敢贏。
在唐詩當中,也有很多有關(guān)這種寵物的描述。很多女性借著這種小狗來抒發(fā)思念以及苦悶的情感。有些女子會寫自己由于思念情郎,但耳邊只能聽到小狗的叫聲,這樣使得自己的思念更加深切。
宮外女子已是如此,那么宮中長期見不到皇帝的女子更是如此。所以靠養(yǎng)這種小狗來打發(fā)時間也是很正常的了,所以這種猧子也受到了很多宮廷女子的喜愛。著名的《簪花仕女圖》當中也能看到這種寵物。
用于消遣的斗雞游戲
斗雞這種游戲到目前還存在,但它的歷史卻很悠長?,F(xiàn)在有很多人沉迷于這項活動,甚至為此傾家蕩產(chǎn)。在唐朝時期,這種游戲也是非常興盛的,不管是皇親貴族還是黎明百姓,都對這項游戲有很大的熱情,尤其是唐玄宗對斗雞更是非常癡迷。
至于他為什么沉迷于這項游戲,很多人猜測可能因為他也是屬雞的。根據(jù)《舊唐書》的描述,這位皇帝經(jīng)常玩斗技的游戲,并且不分場合。雖然在他在位時期發(fā)生過安史之亂,但他總體來說還算是一個比較稱職的皇帝,就連他對于這種斗技游戲都如此癡迷,更不用說在他后面的那幾位不務(wù)正業(yè)的皇帝了。
由于斗雞游戲在宮廷里面非常興盛,民間自然也會跟隨著宮廷,對于這款游戲產(chǎn)生巨大的興趣,甚至有人因為這款游戲升官發(fā)財。
在威遠軍當中有一個人對于斗雞游戲非常癡迷,并且他的記憶也很厲害,比普通的雞要高好幾尺,所以在斗雞比賽當中幾乎沒有人是他的對手。他的這只雞被上司知道之后被強行買不過去,并且靠著這只雞連贏了數(shù)十場。
皇帝在聽說了這一只雞之后非常開心,下令賞賜給這個將軍很多財寶。這個將軍也非常聰明,同時告訴皇帝這只雞其實還有個弟弟也很特別。據(jù)說這只雞被賣出了200萬的高價。
很多人都難以想象,在我們?nèi)粘I町斨卸伎梢猿缘降碾u,卻能賣到這么高的價格,從側(cè)面也能看得出來,當時唐朝多么盛行斗雞游戲。有些人為了這種游戲甚至到了病態(tài)的地步,有些人為了買雞絲毫不顧傾家蕩產(chǎn)。
唐朝人飼養(yǎng)寵物反映出來的社會問題
其實在唐朝這么多人愛養(yǎng)寵物,同樣也反映了社會問題。由于唐朝時期經(jīng)濟比較發(fā)達,人們對于精神層面的追求就更多,并且處于這樣的太平盛世,人們也可以安心游玩,自然也會關(guān)注更多的日常娛樂。雖然在那個時期有很多的器物可以供人們玩樂,但這些東西始終是沒有生命的。所以說,唐朝時期的人其實更看重的是這些有生命的小寵物,其中的趣味性。
唐朝時期人們處于盛世,很多文人之士就沒有了為天下出謀劃策的機會很多,士大夫也不能大展拳腳。導(dǎo)致了這些人產(chǎn)生了避世心理,所以他們需要去找一些樂子,消磨自己的經(jīng)歷,這些士大夫尤其喜歡飼養(yǎng)寵物。
其實唐朝在中期之后就開始走向了沒落,這個時候很多人都認為國家沒有什么前途,所以也不愿意再努力拼搏,只能養(yǎng)養(yǎng)寵物,寄托自己的感情。面對唐朝時期的動蕩,很多人都覺得只有寵物會永遠陪伴在自己的身邊,并且寵物能帶給大家新鮮感和穩(wěn)定感,所以很多不能寄情山水的人們就會在家里養(yǎng)寵物作為精神寄托。
其實,很多寵物對于唐朝人來說更是一種祥瑞的象征。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能看到很多宗教壁畫上畫了很多奇怪的動物。這些珍禽異獸變成了宗教人士的坐騎,可以幫助人們騰云駕霧,飛檐走壁。
很多奇珍異獸,例如仙鶴之類的都成為了太平以及祥和的象征。在唐朝末期那樣一個較為動蕩的時代,人們把寵物當做他們的寄托,在一定程度上也撫慰了他們的心。從這也可以看出來,寵物之所以能走進唐朝人的心,主要是因為陪伴以及信仰的寄托。
小結(jié)
想要了解古代時期的社會風貌,我們不能光看表面,這樣也只能看到皮毛,我們應(yīng)該找到比較精準的切入口,才能體會到當時的人們的內(nèi)心想法。通過細致的了解,我們才能明白寵物對于唐朝人來說意義非凡,不僅僅是陪伴,更是他們心靈的慰藉。其實說到底,當經(jīng)濟發(fā)展到了一定的高度的時候,人們就會開始追求精神層面的滿足。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