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皇后和太子很感興趣的小伙伴們,知秀網(wǎng)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皇后被廢,她所生的兒子在禮制上已經(jīng)降為庶子,雖然皇后被廢,一般不會危及太子的地位,但是兩者其實是一個命運共同體?;屎蠹热欢急粡U了,那么原來的太子在禮制上就不該繼承大統(tǒng),因為新冊立的皇后的兒子才享有優(yōu)先繼承權(quán)。
這一點并不不會因為“嫡長子”的身份而固定不變,因為新冊立的皇后也需要鞏固自己的地位,等將來自己年老色衰了, 他能依靠的就只有自己的兒子。所以她肯定會扶持自己的兒子上位。
因此古代那套禮制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在激烈的利益沖突下,很多規(guī)則都是可以改變的,所以皇帝想要廢除皇后,往往會招來反對,就是因為會破壞倫理制度。
不過都說萬事無絕對,這個世界上并沒有能夠打包票的事情。
因母被廢的太子劉榮是漢景帝的庶長子,當(dāng)時漢景帝的正妻薄皇后沒有子嗣,所以劉榮就被冊封為太子。他的母親是栗姬,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栗姬多半會成為皇子。
漢景帝的姐姐長公主劉嫖想把自己的女兒陳阿嬌嫁給劉榮,以鞏固自己將來的政治地位。但是栗姬瞧不上她的女兒,因此拒絕了這門婚事。劉嫖很生氣,就把自己的女兒交給了劉徹(漢武帝),并且經(jīng)常在漢景帝面前說栗姬的壞話。
薄皇后因為無子被廢,畢竟要給太子挪位。本來板上釘釘應(yīng)該當(dāng)皇后的栗姬由于自身的不大度再加上劉嫖的唆使,當(dāng)時漢景帝希望栗姬將來能夠善待其它妃子和他們的兒子,但是栗姬因為心中有怨氣,所以沒有答應(yīng),這讓漢景帝很失望。
景帝嘗體不安,心不樂,屬諸子為王者於栗姬,曰:“百歲後,善視之?!崩跫豢蠎?yīng),言不遜。景帝恚,心嗛之而未發(fā)也——《史記·外戚世家》
栗姬的態(tài)度讓漢景帝感到和惱火,于是并沒有把她冊立為皇后,而是把漢武帝的母親王夫人冊立為皇后。這時候的太子劉榮也因為母親的緣故被廢為臨江王,膠東王劉徹因此被冊立為太子。
但是就身份上來說,他依然還是漢景帝的兒子,這個是沒有變化的,不可能說因為把因為母親的緣故,就把他廢除為庶子。這樣的案例是沒有的。
主動退位的太子漢光武帝早年先是娶了陰麗華為妻子,后來因為政治需要,為了尋求勢力支持,劉秀又娶了真定王劉楊的外甥女郭圣通。劉秀稱帝這一年,郭圣通給劉秀生下了第一個兒子劉疆,而陰麗華直到三年后才生下他和劉秀的兒子。
所以郭圣通率先一步當(dāng)上了皇后,劉疆也被冊封為太子。但是后來因為真定王劉楊謀反,郭后漸漸失寵,后來光武帝就把郭皇后廢除了,然后把她的次子劉輔封為中山王,轉(zhuǎn)而把郭皇后尊為中山王太后。
但是劉疆被沒有被廢除,畢竟劉秀為了培養(yǎng)他耗費了十幾年的心血,而且劉秀也不想廢除劉疆。但是從禮制上來說,這時候的劉疆其實已經(jīng)不具備“嫡子”的身份了,因為他的母親已經(jīng)不是正妻了。
正妻乃是陰麗華,因為她當(dāng)了皇后,所以在禮制上郭皇后就不具備“嫡妻”的待遇和名分,所以劉疆在身份上自然也降為了庶子。但這些都是僅就禮制而言,所以古代皇帝也不是輕易就能廢除皇后的。
像劉秀、朱瞻基就因為廢除皇后飽受爭議。
劉秀盡管并不打算廢除劉疆,但劉疆的心里卻始終覺得非常不安。確實,現(xiàn)在的母后陰麗華又不是他的親生母親,況且人家還有兒子,所以他的太子地位是極為危險的,因為在禮制上他已經(jīng)沒有資格繼承大統(tǒng)了。
所以他最終強行請求劉秀廢除自己的太子尊號,劉秀后來也只能同意,下了一道詔書說:
“《春秋》之義,立子以貴。東海王陽,皇后之子,宜承大統(tǒng)。皇太子彊,崇執(zhí)謙退,愿備藩國。父子之情,重久違之。其以彊為東海王,立陽為皇太子,改名莊?!?/p>
而劉疆也因為明哲保身,最終得以善終。
可見古代那些倫理制度并非是一成不變的,很多東西都是可以改變的。但從禮制上來說,皇后廢除,不再居于中宮,那么太子也就失去了嫡子的身份,在禮制上降為庶子。當(dāng)然,這僅僅只是身份上發(fā)生了變化,庶子并不意味著是庶人,他們依然能夠享有皇族的待遇。
除非像朱高煦那樣謀反,后來被朱瞻基廢為庶人,這才喪失了皇族的一切權(quán)利和待遇。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