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寶寶燙傷嚴(yán)重得多久能好
一般3~4周后痊愈,可遺留疤痕 。
如果皮膚紅、痛和灼熱,水泡較小或較扁薄),燙傷局部腫脹的,創(chuàng)面基底發(fā)白或紅白相間,痛覺遲鈍,一般3~4周后痊愈,可遺留疤痕。
護(hù)理:
水泡較小,不需要挑破)另外如果寶寶燙傷有水泡化膿的,可在表面涂些紫藥水或具有消炎作用的藥膏,如金霉素眼藥膏,紅霉素眼膏等,要讓它自然干燥,結(jié)癡,傷面就會慢慢恢復(fù)。
2.寶寶燙傷怎么辦能不留疤
燙傷后立即遠(yuǎn)離熱源
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避免皮膚持續(xù)型的受到傷害,造成更大面積的皮膚損傷,留下難看疤痕。
燙傷后不要用毛巾擦
干的毛巾容易摩擦皮膚,濕的毛巾冷熱突然交替更可能達(dá)到加重的效果,對于剛燙傷的情況,寶寶的皮膚又嫩, 急著用毛巾擦拭是不可取的;并且如果揉搓、按摩、擠壓燙傷的皮膚的話,首先疼痛肯定會加劇,要是皮損嚴(yán)重的情況,表皮還會被剝脫,這樣更會加大感染的幾率,留下難治疤痕。
水泡的正確處理
燒燙傷引起的水泡是需要挑破的,否則容易化膿感染,小水泡用消毒針頭低位挑破,把水放干。大水泡可用消毒剪刀剪開一個口,把水放干。水泡挑破后泡皮不要剪掉,更不能用手撕掉,泡皮能夠保護(hù)創(chuàng)面,防止傷口感染發(fā)炎。
藥物治療
水泡挑破后在燒燙傷處用藥,如果沒有燒燙傷藥,可以用萬花油或蘆薈汁均勻涂在傷處,可以得到緩解疼痛和一定的治療。
燙傷后飲食調(diào)理
最后,在日常飲食方面患者還要注意避免攝入辣椒、醬油、姜、蒜、酒等有刺激性或深色素的食品,以免造成疤痕增生和色素沉著。
3.治療燙傷的民間小偏方
1、用淡鹽水輕輕涂于灼傷處,可以消炎。
2、在受傷處,擦上醬油或蜂蜜、豬油、狗油、生姜汁,均能收效。
3、用雞蛋清、熟蜂蜜或香油,混合調(diào)勻涂敷在受傷處,有消炎止痛作用。
4、切幾片生梨,貼于燙傷處,有收斂止痛作用。
5、小兒燙傷后,用黑豆25克加水煮濃汁,涂搽傷處,有療效。
6、皮膚被油或開水燙傷后,可用風(fēng)油精、萬花油或植物油(如麻油)直接涂于傷面,皮膚未破者,一般5分鐘即可止痛。
7、輕度燙傷,可將干廢茶葉渣在火上焙微焦后研細(xì),與菜油混合調(diào)成糊狀,涂搽傷處,能消腫止痛。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