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要讀書?讀書有什么意義?以及不愿意讀書,如何才能產(chǎn)生讀書的動力?
這些問題似乎不止我們這代人在追問,以前也有人問,也有人給出回答。比如說,周總理的那句“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現(xiàn)在聽起來依舊覺得充滿抱負,正能量滿滿。
不過,我們都是普通人,沒有周總理的胸襟和氣魄,那我們?yōu)槭裁醋x書呢?
在我們上學(xué)期間,就問過這個問題。當(dāng)時得到的答案無非是,為了考一個好的成績,為了上一所重點中學(xué),為了將來上名牌大學(xué)。這樣的答案,我們總覺得有些勉強,不過也同意,所以便不再多問。
我們很多人,每天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生活的壓力很大,都忙著工作加班,忙著賺錢養(yǎng)家。由于讀書不能帶來直接的經(jīng)濟效益,沒法減輕當(dāng)下人們的經(jīng)濟負擔(dān),所以很多人都不再給讀書留下過多的時間。
但盡管如此,我們還是能夠看到,每到節(jié)假日圖書館里和書店里還是人滿為患??吹缴磉吙傆心敲磶讉€人喜歡讀書,這是為什么呢?
就像毛姆一本書的名字寫的那樣——《閱讀是一座隨身攜帶的避難所》,有的人只有在讀書的時候,內(nèi)心才會平靜下來。在自己心情低落的時候,高壓的生活環(huán)境下,整個人都會很喪,這個時候,如果找一本書來讀,它也許是本散文,讀來優(yōu)美雅致;也許會是一本小說,驚險刺激的,讓自己完全投入其中,跟著主人公一起冒險。
現(xiàn)實生活紛紛擾擾,總有這樣或者那樣的煩心事,有的人通過喝酒躲避排解,有的人喜歡用旅途中的美景來幫自己逃避,而有這么一群人選擇通過讀書讓自己安靜下來。對他們而言,閱讀是一座隨身攜帶的避難所。
通過讀書來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提升自己某方面的能力,以期獲得現(xiàn)實的利益。
雖然這句話有些拗口,但是并不難理解。我們前面提到的,為了升學(xué)而讀書就是這樣。
上學(xué)的時候,老師總會讓我們讀一些外文報紙期刊,希望我們能對外語更感興趣,由此努力學(xué)習(xí),能夠取得一個好的成績;
上班的時候,我們會看一些和自己工作相關(guān)的書籍,希望能在書中找到一些辦法來解決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難。
大多數(shù)人都是這樣的。只有用得到的時候,才去打開書,看兩眼,平時書在手邊都會覺得礙事。這兩種讀書方式都是帶有目的性的,其目的的本身也是讀書的原因和動力,當(dāng)然這也無可厚非。
如何產(chǎn)生讀書的動力?
這個問題看著簡單,其實還挺難回答的。畢竟,喜不喜歡讀書是看個人興趣。有的人受到家庭的熏陶,從小就喜歡讀書,各種書籍都有所涉獵,暢游在書的海洋里不亦樂乎。而有的人就恰恰相反,看見字就頭疼,一看書就睡覺。
我以為,要想產(chǎn)生讀書的動力,還是要培養(yǎng)自己對書的興趣。最直接的可以從自己身邊的人“下手”。找到身邊喜歡看書的朋友,和他約好一起去看書,并拜托他監(jiān)督自己,畢竟在對讀書的興趣不高的時候,自己一個人很難堅持下來。
剛開始看的書最好也是自己喜歡的。書有很多種,涉及到方方面面,可以找一些自己日常生活中比較感興趣的書來看。如果實在沒有什么感興趣的,那你可以試著讀不同種類的書籍,看看自己喜歡哪種。
除此之外,要想培養(yǎng)自己讀書的興趣,不要放過自己好奇心。人都是有好奇心的,這是人之常情。如果你對什么不懂,或者對什么很好奇,這個時候建議你不要用手機來查,最好翻翻書。如果能在書中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你對書就會有好感的。一有不懂的,你就翻書;遇到問題,就翻書。長此以往,讀書就成為習(xí)慣,自然就會主動讀書了。
其實說到底,讀書的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同是喜歡讀書的人,但是喜歡讀什么書,為什么讀書,讀書的動力又是什么,對每個人來說都可能不一樣。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