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知道太上老君和四大真人的歷史原型是誰嗎?接下來知秀網(wǎng)小編為您講解。
大家都知道道教是我國土生土長的宗教,這里面有兩位圣人被合稱為“老莊”——也就是老子和莊子,他們的思想其實就是道教的主要理論依據(jù),尤其是老子的《道德經(jīng)》,“道”教這個名字都是從這里而來。
老子和莊子都是活生生的歷史人物,也都是先秦的諸子百家之一,但是既然作為道教的圣人,在后世張?zhí)鞄焺?chuàng)立道教之后,又陸續(xù)構(gòu)筑了龐大的道家神仙系統(tǒng),那么這兩位必然會被供奉在極高的位置才合理。
只不過這一點對于老子是通用的——他被尊為道家地位最高的三清之一,甚至還有更高的“一氣化三清”的評價,而莊子卻只是被封為“南華真人”,為道教的四大真人之一,算是太上老君的徒弟輩,但是后來道教陸續(xù)又構(gòu)筑了許多比他地位更高的神仙出來——同為道教圣人,兩人為何會有這么大的差別呢?
下面紅塵君就分別再來介紹一下這兩位圣人,再分別看看這兩位在道教神仙系統(tǒng)處于什么地位。
02老子,三清之一,太上老君,道祖老子也叫老聃,原名李耳,是春秋時期的楚國人,據(jù)說曾經(jīng)做過圖書館館長的職位,當時孔子都曾專門去拜訪過他,得到過他的指點。
后來老子看破塵世間,騎著青牛西出了函谷關(guān),臨行前被弟子懇求留下了一篇心法,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道德經(jīng)》,也是道教的主要思想依據(jù)。
留下《道德經(jīng)》后老子就飄然出關(guān),不知所蹤,但是根據(jù)道家后面徒子徒孫的說法是老子上了天,然后成為了三清之一的“太清道德真君”,也就是太上老君。
這里要多說一句,由于在道觀之中三清的陳列位置一般中間為玉清元始天尊,左邊是太清道德真君,右邊是上清靈寶天尊,所以有些朋友就認為老子的地位不如元始天尊,其實這個理解是不對的,《道德經(jīng)》中曾經(jīng)說過“君子居則貴左”,所以在道家左邊才是最尊貴的位置,和儒家佛家不同,這點大家一定要注意。
《道德經(jīng)》:“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p>
此外還有老子“一氣化三清”的說法,這同樣來自于《道德經(jīng)》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暗指老子就是由天道而生,然后又化為三清,再化為萬物,從這個角度來說整個三清其實都是老子的化身,所以“道祖”之名當之無愧。
這一點就算在文藝作品中也有體現(xiàn),大家不要受《西游記》電視劇影響,感覺太上老君是玉皇大帝的屬下,其實絕非如此,原著中寫的非常清楚,太上老君來拜訪玉帝的時候,玉帝都是要親自出大門恭恭敬敬的迎接的,雙方絕對不是上下級關(guān)系。
而且西游記中也多次描述,從開天辟地之后太上老君就已經(jīng)存在了,書中絕大部分的寶物不是太上老君八卦爐里面煉的,也是他從各種仙藤上摘取的,這個資歷和地位有多高,不言而喻。
03莊子,四大真人的南華真人說完了老子,我們再來聊聊莊子。
莊子,原名莊周,宋國人,據(jù)說還做過漆園吏這樣的小官,他的作品《莊子》氣魄宏大,意境深遠,縹緲無窮,是老子思想的最好繼承者,所以才被后世并稱為“老莊”,就和儒教的兩位圣人“孔孟”類似。
但是在道教神仙系統(tǒng)之中,莊子距離老子的地位就比較遠了,他在唐玄宗年間被封為“南華真人”,所以《莊子》一書又被稱為《南華經(jīng)》。
真人是道教一個特有的稱呼或者說是級別,指的是那些修真成道,洞悉天道,天人合一的人,這是一個很高但也很常見的稱呼,比如《射雕英雄傳》中的全真七子都被人家尊稱為真人。
《洞元自然經(jīng)訣》:“道言:真人者,體洞虛無,與道合真,同於自然,無所不能,無所不知,無所不通”
但是這個放在神仙系統(tǒng)之中就沒有那么特殊了,畢竟天神之中又有哪個不是人間的真人修煉而來的呢?所以天庭之中真人不知道有幾千幾萬個,和老子太上老君的地位完全不能一概而論。
當然了,莊子這個真人肯定也不普通,道教專門列出了“四大真人”出來,還強調(diào)他們是道祖太上老君的親傳弟子,這就和一般的“真人”區(qū)別了開來。
這四大真人又是哪四位呢?分別是通玄真人,沖虛真人,南華真人和洞靈真人,莊子位列第三。下面紅塵君再來簡介一下其他三位,他們其實也都有原型。
通玄真人,指的是戰(zhàn)國時期的道家人物文子,姓辛名銒,一名計然,號龍拯,著《文子》一書,繼續(xù)闡揚道家思想,后被尊為《通玄真經(jīng)》。
沖虛真人,指的是諸子百家之一的列子,名御寇,亦名圄寇、圉寇,鄭國人。其著《列子》一書為早期黃老道家重要典籍,后被尊為《沖虛真經(jīng)》。
洞靈真人,指的是傳說中的人物亢倉子,黃老新道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又稱亢桑子、庚桑子,傳說他姓庚桑,名楚,陳國人,《亢倉子》一書為其所作,后被尊為《洞靈真經(jīng)》。
由此可見,這“四大真人”都并非虛構(gòu),而是有著真實的歷史人物,而且都對道教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04這就是老子的太上老君和莊子的“南華真人”的簡單介紹。
其實從道教的早期體系來說,南華真人等“四大真人”作為老子的親傳弟子,地位其實也不能算低,基本上也算是道教的二代人物了,絕對的高層,只是道教在后世的發(fā)展之中,又虛擬構(gòu)筑了太多的神仙出來,如五帝四御九曜二十八宿等等,而且其中一部分的地位被拔的很高,像是莊子的“南華真人”類似的反而被壓下去了,其實真的有點不太公平。
畢竟這“四大真人”都是有著真實原型且對道教思想有著特殊貢獻的,而影響力反而不如一些虛構(gòu)出來的神仙,所以某種程度來說,一個宗教的神仙數(shù)量太多也未必是一件好事,這可能也是道教在后世的傳播中逐漸式微的原因之一吧。
發(fā)表評論